130岁上海怡和纱厂旧址修缮项目开工,6栋建筑复旧又引新,突出“水元素”

来源:上观新闻2023.2.9

又一处带着上海近代工业记忆的重要历史建筑迎来焕新。今天(8日),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江畔的杨树浦路670号优秀历史建筑装修(修缮)工程正式开工,6栋建筑修旧如旧,引入现代企业办公功能。

怡和纱厂初建效果图和更新效果图

杨树浦路670号是杨浦滨江历史脉络中的重要一环,最早是英商怡和纱厂旧址,始建于1896年,至今已有近130年历史。英商怡和纱厂不仅是上海开埠后外商在沪开设的第一家纱厂,也是上海红色工人运动的阵地。2021年,老怡和纱厂门前被确定为红色革命遗址——恽代英烈士被捕处。

怡和纱厂厂内历史照片

一号楼厂房历史照片(1917年、2015)及保护修复效果图

二号楼废纺车间历史照片和更新效果图

纱厂旧址底色深厚,如何重现历史记忆?建设方城投水务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将延续红砖元素,把工业遗产的特色展现出来。

目前,怡和纱厂旧址保留有6栋历史建筑,包括大工场、废纺车间、空压站、仓库、英国大班住宅等,建筑修缮面积约2万平方米。经过专家的历史考证和研究,除空压站、英国大班住宅外,其他4栋体量较大的建筑都是清水红砖外观。清水红砖是近代工业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怡和纱厂清水红砖正是上海近代早期建筑维多利亚风格的体现。在本次修缮过程中,将忠实复原老建筑的外观效果。

清水红砖元素还将延续到园区内的场地景观设计当中。未来,整个园区都会使用红砖景观墙、红砖围墙、红砖铺地、红砖连廊等。老纱厂还要融入杨浦滨江的地理特色,重点对沿街厂房立面、塔楼及建筑天际线进行修复,突出建筑本身特点和工业装饰元素,将泛光照明灯具与砖墙进行深度结合,做到“见光不见灯”。

修缮完成的夜间效果图

尤为特别的是,杨树浦路670号在修缮中将突出水务文化。如,在景观设计中引入“水”为主题,园区中将依次设置主入口喷泉水景、中部镜面水池、烟囱生态湿地,并依据地势条件及排水方向设置雨水花园和生态湿地,改善水循环,提升水环境。雕塑、小品将循环利用杨树浦水厂改造而拆下的设备,并在建筑内将敷设直饮水系统。

在复旧之余,老纱厂还引新。工程内容包括对6幢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功能更新,对厂区环境进行整体规划、景观提升,结合现代企业办公的功能需求,对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提升建筑的使用性能。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