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市重点工程施工进入高峰期,绿色施工减排16%,预计年底投运
来源:上观新闻2023.3.16
今日(15日)起,上海崇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立塔施工进入高峰期,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施工人员抢抓晴好天气加紧建设,保障市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建设过程中,国网上海电力还积极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实施路径。该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正式投运,可实现减排近两成。
在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利用全自动智能导线压接机开展导线金具压接作业。施工中应用智能化机械可以节省一半的人力,并在进一步缩短作业时间的同时减少8%的导线损耗,切实提升建设工效和节能降耗。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网上海电力积极探索输变电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路径,从设计、施工、基建碳排量核算等多个环节开展绿色建造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发布了4个绿色建造模板文件,明确37项绿色新技术提升措施,全面推动上海电网建设向智慧、低碳、绿色方向转变。
电网工程在绿色化、低碳化目标要求下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建设期每个环节的碳排放数据。2022年1月以来,国网上海电力依托500千伏崇明输变电工程研究输变电工程建设阶段碳排放核算,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输变电工程建设阶段各类施工场景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我们梳理了包括施工运输、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施工用水、机械设备调试和现场人员生活在内的变电站及线路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源,建立了各主要碳排放源的碳排放(减排)计算模型。”上海电力建设咨询公司智慧安全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周孝法介绍。
以500千伏崇明输变电工程为例,按照绿色建造方案建设的变电站变电设备碳排放为142.3吨,土建碳排放为1815.6吨,线路工程碳排放为2065.1吨,比未使用绿色建造手段的变电站碳排量减少16%。
研究人员将不同施工方案导入计算模型对比发现,与常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做法相比,采取预制装配式建材、节能导线,减少现场湿作业、零星焊接加工、涡流损耗等,可以大幅降低现场碳排放水平,并且能有效避免施工环境水土流失。
在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网上海电力还牵头编制了《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碳排放核算技术导则》,为全国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碳排放管理和进一步碳减排提供可靠依据,实现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碳排放量的准确计算和对绿色建造的定量化评价。
更多资讯
-
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打造江南韵味新形象2024.4.30
记者日前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自去年开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已呈现出生态绿色、缤纷靓丽的城市景观面貌,一起来看↓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嘉戬公路博乐南路东北角绿地看到,由2… 查看详情 >
-
228街坊焕新蝶变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开启→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变一周年,有着怎样的新面貌?这片“二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摇身一变,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潮流地,还建成了沪上首个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市工人新村建设发展历程的综合性文化展馆——上海工人新… 查看详情 >
-
产业互促:园区与企业聚力共赢2024.4.30
编者按: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缘分开始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 查看详情 >
-
一个家族传承1600多年,人才辈出,有何密码?沪郊枫泾发布一批文史资料2024.4.30
追踪消逝岁月,打捞湮没史迹,梳理历史文脉。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区枫泾镇朵云书院枫泾店内,《清代名儒谢墉》《枫泾文脉》首发仪式举行。这是继《清代状元蔡以台》《围棋国手顾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丛书之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