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空间 > 正文

上海人民广场这座百年地标悄然“变”了,时髦年轻人下班后来这里“打卡”

来源:上观新闻2023.3.21

通过重塑演艺空间、引领潮流消费、塑造数字场景体验,大世界正在打造“演艺消费集聚区”。

黄浦区西藏路上,上海大世界三楼,最近正在上演一部沉浸式游戏剧——《扬名立万》。这部游戏剧根据电影《扬名立万》改编,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关系复杂,有着科幻元素的加持,观众在剧中被赋予了不同身份角色,可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沉浸式体验带来的紧张刺激。不少前来参加游戏剧的观众在沉浸于剧目的同时,也都惊奇地发现:“大世界与上次来时的模样不同了!”

百年大世界,重启焕新之旅。网红戏剧音乐剧、爆笑脱口秀、前沿先锋剧目、奇幻的数字演出,还有各种美酒、美食……通过重塑演艺空间、引领潮流消费、塑造数字场景体验,大世界正在打造“演艺消费集聚区”。百年海派地标,希望能重绽文化魅力。

思考

大世界建造于1917年,至今已有106年历史。它曾是“远东第一游乐场”,吸引过全球的娱乐玩家;曾是百戏杂陈、名家荟萃的演艺码头,是名角首选的登台亮相的地方;也曾是培养了一代青年文艺人才的“上海市青年宫”……“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是对大世界的赞誉,更是承载着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2017年3月,百岁之际,修缮后的大世界向大众重新开放。重开后的大世界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民俗、民族、民间”为主题,对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当时,在大世界的四层老建筑里,可以看到种类多样、形态丰富的非遗展示,可谓俯拾皆是。

阔别多年,大世界回归,受到了多方关注,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最初几个月,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流高峰时进大世界要排两三个小时的队。但几个月后,买票来大世界的市民、游客渐渐少了很多。

此时,大世界周边的环人民广场地区剧场群建设刚刚步入了快车道。环人民广场地区素以剧场云集而闻名,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范围内,当时正常运营的剧场及展演空间达21个,是国内乃至亚洲密度最高的剧场群。2018年11月,环人民广场地区剧场群被命名为“演艺大世界”,将着力打造世界级演艺集聚区。

大世界周边的剧场、演艺空间觉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个个摩拳擦掌;这时的大世界,也在重新找寻自己的定位。

当时的大世界有些‘尴尬’。”大世界总经理陈轩坦言,那时,虽然身处演艺大世界核心区,但大世界的核心业态并不是演艺,虽也有些公益性的演出,但离主流的演艺市场似乎越来越远。

从那时起,黄浦区与大世界就在思考如何进行调整。“大世界的调整,要立足演艺大世界的背景,延续大世界百戏杂陈的历史记忆,呼应非遗活化平台的定位。”

试水

2019年夏,一些爱看演出的人在购票平台上发现了一个名为“演艺夜市”的演出项目,演出地点为“上海大世界”。

开设“演艺夜市”是大世界调整的试水之举。那时,白天的大世界还是如常开放,市民、游客可购票进来游览,一票通览;但到了周五与双休日晚7点以后,大世界改为演出模式,中庭与一个个楼上的小空间变身舞台与剧场,市民、游客可以选择心仪的剧目,购买演出票入场观演。

首期“演艺夜市”历时5周,来自7个剧团的近40场演出在大世界各个空间亮相。

“当时很热闹:一楼的大舞台是音乐剧、音乐会的世界,观众早早就坐,迎接演出市场最热门的音乐剧班底,《帅小伙的蔬果店》《梵高》《月亮与六便士》等高品质剧目在此上演;二楼是戏剧茶馆,《金岩的童话镇》品欢相声会馆经典专场大受欢迎,场场爆满,传统相声中融入大量新潮、最有噱头的时代元素,让这里成为快乐值最高的空间;四楼,黑匣子剧场是属于爆笑脱口秀的世界,还有歌舞时代剧场中,沉浸音乐快闪秀《爆力提琴》也吸引了很多好奇的观众前往一探究竟。”陈轩回忆说。

“白天游园,夜间看戏,大世界又好‘白相’起来了!”家住西藏南路的退休教师张秀萍夫妇在当天看完《金岩的童话镇》后意犹未尽,对采访的记者说,“我们很喜欢这样的夜生活。”

“首期‘演艺夜市’的出票率超乎预期,估计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前来尝鲜!”陈轩说。

更让他惊喜的是,几期“演艺夜市”运作下来,他看到了最想看到的现象。“以前的大世界总是被人说是老年观众才来的地方,但‘演艺夜市’开出来之后,观众年龄层次越来越‘青春’了。”

与大世界中庭联动的一楼环形主舞台上,坐的都是年轻人。在露天的舞台、不受拘束的空间中,台下的观众不再像坐在剧场里那般束手束脚,他们踏着节拍随着旋律尽情摇摆。一到周末的晚上,四楼一个个小剧场门口也都是年轻的观众,排着队进场。

一些音乐剧、话剧干脆将大世界作为驻演场地,“承包”了大世界中的一个个空间,对内部舞台进行改造,营造更好的观演体验;在大世界的协调下,一些热门演出的粉丝见面会、互动会也放在大世界举办,现场效果非常火爆。大世界后来策划的每周六的“大世界城市音乐会”、每周一和周二晚的“大世界戏剧派”等活动,都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爆款文化活动。

2022年7月8日,上海各大剧场恢复运营以来,大世界已举办演出4000多场,其中营利性演出数量近3000场,观众中90%是年轻人。

“大世界不是单单为年轻人服务,但要有能吸引到年轻人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传承服务。”陈轩说。

焕新

在“演艺夜市”等活动策划上取得成效后,大世界开始谋求更大的转型发展。2021年以来,在黄浦区政府指导与支持下,大世界启动了新一轮焕新调整。

“演艺大世界是全国剧场密度最高的区域,未来的大世界则将是整个演艺大世界中演艺空间密度最高、演艺形态最丰富、演出数量最多的区域。”陈轩自信满满。

独特的空间布局是大世界与周边剧场、演艺空间的差异所在。目前,除中央舞台和共舞台中剧场之外,大世界还拥有20多个黑匣子剧场、环境剧场、数字演播剧场、混合场域叙事实验室等演艺空间,这样的演艺空间密度在上海市中心绝无仅有。

与一般性剧场相比,大世界的黑匣子剧场、环境剧场面积不大,最多容纳100到200人。这种不大却灵活的场地最受各种先锋剧目、前沿剧目的青睐。

目前,大世界的黑匣子剧场、环境剧场等已改造完毕,这里将成为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剧场,20多个剧场每天上演最新的剧。有知名厂牌“开心麻花”、猫眼娱乐的沉浸式游戏剧;有四楼星空间近10个驻场音乐剧、爆笑脱口秀等。今年2月,大世界四楼的驻场音乐剧《翻国王棋》成功将版权输出到韩国。这是中文原创音乐剧首次实现海外版权输出。

数字演播剧场、混合场域叙事实验室,则为呈现“未来”而打造。结合场馆改造升级,大世界探索演艺时尚消费与最新科技的结合,探索大世界全域的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应用场景迭代机制,布局数字孪生系统。如,位于三楼的“数字盒子”剧场,能实现“线下演出—动态捕捉—实时渲染—现场导播—同步生成数字内容”的剧目数字产品制作。未来,通过这一流程制作的数字内容,让大世界的演艺内容延伸到社区和乡村,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剧院。

百年前的大世界就是“娱乐玩家”“百戏杂陈”,焕新后的大世界传承了这一传统。“大世界上演的剧目不走文艺范,而是通过娱乐传递文化内涵。”陈轩说。

大世界坚持引入与打造更多独家剧目、体验感新奇剧目,甚至“不拘一格”的剧目。如,大世界联合“开心麻花”出品了脚动式沉浸剧《赝品拍卖师》,演员们将带着观众在大世界半层楼中游逛,让人人都成为剧目中的人物;与猫眼娱乐合作的沉浸式游戏剧《扬名立万》,有着绝美的舞美、服装和音乐特效,营造了亦真亦幻的舞台场景,带着观众在奇妙的时空中穿梭,据说最高700元一张的票价也受到了热捧。

现在,每天晚上,大世界一个个小剧场门口都是年轻的观众,排着队进场;散场后,宁海东路上的大世界后门经常有不肯离去的观众,在等待自己喜爱的演员从门内走出。在音乐剧圈,这个被粉丝称为“蹲SD点”,就为了和喜爱的音乐剧演员合个影、献个花。

大世界天天有戏。大世界还推出了每周六晚上的“大世界城市音乐会”,用最潮流的音乐和年轻人沟通,潮流乐队、热门歌手,带来了每周露台城市音乐会的相聚现场。每周一、二晚,大世界推出了全新品牌活动——“大世界·戏剧派”,聚焦剧组在“舞台之外”,为剧组、剧迷、剧粉提供线下的“聚会空间”。

传统非遗文化也在大世界得到创新与传承。除了把非遗生活化作为大世界的一个文化特色外,大世界拿出一个空间上演“百年大世界”AR数字秀,在这里可以照一照留存着大世界记忆的12面哈哈镜,也可通过数字新技术一眼看尽大世界百年风雨历程。大世界还在探索动态、活化地展示非遗。比如,大世界倡导的中国稀有剧种创新孵化行动,正在全国招募,并通过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用当下年轻人更喜欢的方式,对稀有剧种进行全新演绎,再引入大世界进行演出。

“百年前,大世界是‘新奇新潮’的代名词;百年后,全新大世界传承创新基因;如今再次出发,将勇立潮头。”陈轩说。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