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立法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快新技术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来源:上观新闻2023.3.23

支持浦东依托现有制度环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生态。

今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正式实施,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法治保障新轨道。3月22日,为进一步促进《规定》落实落细,浦东公布《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为相关企业下一步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活动提供操作指引。市经信委方面表示,将支持浦东依托现有制度环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生态。

立法促行业发展,无人车年内有望上路

“依托新出台的《规定》和《细则》,我们将很快进入测试环节。满足道路测试的时间和里程要求后,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示范运营了,之后则能够进入正式的商业运营阶段。”新石器中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监黄涵韬说。

在《细则》公布的当天,浦东新区为一批企业率先发放了“创新应用测试通知书”,新石器也是其中一员。凭着这张“通知书”,企业预计年内可以推动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城市服务等类型车辆逐步进入开放道路。

黄涵韬说,新石器的无人配送和无人零售车早在多年前,已于北京亦庄一带进行了投放运营。“这些年,无人车通过与肯德基、麦当劳、顺丰、中通等企业的合作,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商业运营场景。此次《规定》在上海出台,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法治保障。

以“责任认定”为例,《规定》明确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在开展创新应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并写明了具体的认定方式。“这为我们在开放道路进行无人车的商业运营扫清后顾之忧。目前我们正在展开详细的商业规划和布局,后续会在浦东临港、张江、金桥等地展开应用,相信大家会逐渐看到非机动车道上出现一些低速行驶的无人驾驶车,为市民提供便利服务。”黄涵韬说。

《细则》出台后,企业有了创新操作指引

此次浦东推出《细则》后,实际上为企业开展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活动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引。

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介绍,基于《细则》的指导,浦东接下来将率先打造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的五大场景,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接驳巴士、自动泊车、无人配送、云端交通数据协同等等。“这不仅导向产业集聚,更将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

为了推动这些场景有序落地,目前浦东已经成立由区科经委、区建交委、公安分局共同组成的浦东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推进工作小组,明确了企业申请开展创新应用活动的具体办法,阐明了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在申请开展创新应用活动中需要完成的关键步骤、操作流程等。

此外,浦东针对企业创新应用能力评估,也进一步细化了各个阶段的能力评估标准;针对保障创新应用活动安全开展,也提出了交通保险、事故处理、数据监管等管理要求,为科技企业在创新应用过程中开展收费的商业试运营活动打开了通道。

市级部门支持浦东建设全产业链生态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本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处处长韩大东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上海在浦东、嘉定、临港、奉贤等区域开放了926条、1800公里道路,打造了丰富的测试环境。截至目前,测试企业数、牌照发放数、道路开放里程、载人出行以及产品丰富度等都位居全国第一。

“浦东在此基础上通过立法,进一步为产业发展赋予了内涵价值空间。”韩大东表示。下一步,市级部门将协同浦东建设产业链最完整、技术能级最高、场景最优的国内无人驾驶生态。

其中包括:支持浦东建设全产业链生态,培育隐形冠军;发挥浦东先行先试的优势,加快创新应用落地;支持浦东依托立法优势,制定出台商业化运营等具有引领性的政策和标准;探索5G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加大车路协同环境的建设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