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中途,上汽新能源汽车转型如何加速?

来源:上观新闻2023.4.26

上汽需要转型,更需要快速高质量的转型。

4月18日,上海国际车展开幕。与往届不同,本次展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一半以上,纯电汽车新品扎堆发布,且关注度超越燃油车。多位专家和专业机构表示,2023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年份,中国车市洗牌将进一步加剧。

开展前几日,作为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的祖似杰免不了忙碌,连续接待了许多国际友商。不少外国同行参观完都向祖似杰表达了惊讶,没想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得竟如此之快。

上汽,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海汽车产业的支柱企业,在车展开幕首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年销量350万辆、自主品牌占比达70%以上、基本完成新老赛道发展动力切换的目标。上汽决心向新能源汽车全面转型,不断完善商业模式、底层技术,让新产品更加满足用户需求。

重塑品牌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超过了25%,已经进入大众市场阶段。德勤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日益成熟,市场结构将由“哑铃”型逐步转变为“纺锤”型,主流市场和高端市场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新增来源。

祖似杰说:“过去新能源汽车市场是‘两端’,要么高端要么低端。但现在A级车或者十几万的入门车正在加速发展。”针对主流市场,上汽近年来也推出了两大新能源自主品牌智己和飞凡。其中,智己汽车由上汽、张江高科、阿里合资成立;飞凡汽车由荣威高端线R品牌独立而来。

主流市场从来都是机会最多的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要想从主流市场脱颖而出,形成足够规模的爆款产品是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的关键。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目前车市总体看新能源车快增长、缺利润,燃油车缺增长、有利润。新能源汽车品牌仍在等待规模效应。

在上汽发布会,祖似杰提出“从用户需求出发”。中国用户非常乐于接受智能化的新技术。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汽车的展台越来越像苹果专卖店——人们不仅聊汽车,还聊应用、场景、服务、理念。新能源汽车产品还需要更加切中用户的痛点。只有帮用户解决了痛点、留下了记忆点的产品,才能制造爆点。祖似杰说,上汽正在加快供给侧的供给,包括竞争力建设,“车的价位要到位,基础设施要到位,同时还要注重安全和品质。”

在本次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中,上汽还对旗下核心新能源品牌给出了更为清晰的定义:智己定位“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品牌”,飞凡和荣威定位“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MG定位“全球知名汽车品牌”。产品矩阵逐步走向细分市场,定位差异化,才能帮助自主品牌走得更长更远。

抓准技术

塑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根本上仍需要技术的支撑。相较于新势力品牌的“平地起高楼”,传统车企要实现电动化、智能化更像是“推倒重建”,这也是传统车企转型难的主要原因。

“电动车工厂的工艺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要加入很多的数字化的手段,打造云工厂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祖似杰说,技术创新非常重要,新能源汽车说到底还是大众消费品,整车厂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让消费者获得更加安全、高质量的产品。

硬件方面,上汽近些年正在布局上下游企业,以保证自身供应链的稳定和技术自主。拿芯片供应来说,上汽在内部的创新研究开发总部设立了专门的小组,推进国产芯片上车,在外部成立了芯片基金,并和工研院所合作成立芯片工程中心,推动国产芯片产业的发展。祖似杰表示,目前上汽的三电系统、电机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都是自主研发,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规模提升起来,以得到更好的成本效应。

软件并不是整车厂的传统擅长领域,但却直接决定了用户的智能驾驶体验,所以近年来软件核心技术的竞争也被传统车企们提上日程。上汽集团旗下零束科技2020年成立,在后方为智己和飞凡提供软件技术支持,应用产品已经量产。零束目前正在打造行业内领先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全栈3.0智能车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量产落地。此外预计今年年中,零束会联合智能手机等IoT(物联网)生态伙伴,将生态域体验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推向用户,届时使整车的物联网生态深度互融,让智能车完全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自成长”能力。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整体正在经历转型阵痛。而对上汽来说,这阵痛正是抛开原有合资品牌的光环,自己拿出面向主流市场的自主新能源产品。“把智能化做到车上,还是一个马拉松的过程。”祖似杰说,上汽要紧抓机遇、自我革命,坚决地打赢这场转型战。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趋势已经确立,它不可逆转。”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