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些昔日“臭河浜”,何以蝶变高品质滨水公共空间?
来源:上观新闻2023.6.12
1993年5月,《解放日报》收到两封读者来信,反映虹口港和杨树浦港河道淤塞严重。“(虹口港)因淤塞已被迫停航。”“周围居民、拾荒者和个别单位向(杨树浦港)里倾倒各种垃圾。”“不少河段的河床已露出水面。”“目前这条河几乎成了死河。”“我们急切呼吁,应该尽快整治一下了。”
虹口港、杨树浦港是虹口、杨浦两区的母亲河,潺潺流水承载着两岸厚重的历史底蕴。但当年黑臭污染的水体、两岸糟糕的环境,都让市民望而却步。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密布,老上海的记忆里,身边的小河大多有过这样“招人厌”的过去。
三十年后的今天,河道滨水空间已经脱胎换骨,既有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也有文化、休闲、娱乐配套设施,还保留了不少历史印痕,成为市民游憩的好去处。五一假期,保留工业文化色彩的杨树浦港有大批市民游客观景打卡;长宁区外环西河旁的生态绿道被划入“2023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赛道;新开放的徐汇区蒲汇塘滨河步道吸引了周边居民区的许多老人孩子们散步休憩……
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史家明此前做客“2023民生访谈”时表示,上海已实现167条段河道滨水公共空间的贯通,总长超过800公里。蝶变幕后,非一日之功。
整治黑臭河道
清风徐徐,居民坐在凉亭小憩,周边鸟语花香。这是杨树浦港东岸的一条“水岸历史长廊”,在此走上几步,就能阅读到关于杨树浦港的老照片和历史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杨树浦港主要承担黄浦江船只避风、行洪排涝功能,沿线还分布着很多工厂。河道承接沿河污水,水环境污染严重。有居民回忆,附近的印染厂把“红色蓝色的污水”排进来,河水都变了色。
污染在水里,根治在岸上。1999年,杨树浦港“两港”截流工程启动,污染源减少70%。2010年后,杨浦区又开展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封堵了93处违法排污口,并联合各相关街镇对黑臭河道两岸各1公里范围内的79处、共30330平方米违章建筑实施了整治,切断黑臭河道的污染源。
当时的黄兴路西北区块,是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集聚的脏乱差“老大难”区域。2017年3月,大桥街道管理办牵头组成60余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小组,深入该区域一周,最终运离40车约300吨拆违垃圾,累计拆除河畔违法搭建面积约750平方米。杨树浦港水质也逐步改善,现稳定在Ⅳ类以上。
虹口港、蒲汇塘等河也经历了同样的曲折。虹口港泵闸管理员桂金海说,港口处以前满是飘散的粉尘、难闻的气味,曾是一座让人掩鼻远离的垃圾码头。蒲汇塘一直存在“一差两重三多”的问题,即来水差、底泥污染和雨污混接严重,以及排口多、泵站多、违建多,水质指标中溶解氧和氨氮等2个黑臭指标不达标,2016年还被列入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名录。
启动水环境整治后,虹口港垃圾码头变成一座可以增加水动力、改善水质环境的引排水泵闸,河道上一只只白鹭、灰鹭和海鸥掠水而飞;徐汇区针对河道水质问题开展了“清、截、拦、拆、修、补、管、测”八项治理措施,于2020年底前完成了消劣V类任务,告别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臭河浜”。如今,每天清晨,蒲汇塘边鸟鸣声声,翠绿的挺水植物随风摇曳,让经过的市民驻足观赏。
打通亲水堵点
解决水质污染问题只是第一步。杨树浦港滨水空间改造工程相关负责人母冬青说,与郊区不同,中心城区的河道两岸空间非常局促,早期建设的防汛墙、沿河的小区围墙、甚至还有“野树林”,都是横亘在市民与河水间的阻碍。江边被分割成宽窄不一的条带状的独立用地,将城市生活阻挡在外,形成“临河不见河”的状态。周边居民也说,以前根本没法到河边散步。
韩国首尔的清溪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理样板:这条被严重污染的黑臭河流,在经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导向的改造工程后,不仅改善了水质,还打造了整合连贯的滨水步行系统和因地制宜设计丰富的岸线,成为休闲活动的场地和著名的旅游景点。到了夏天,人们纷纷踩进河里戏水,轻松又自在。首尔市民们谈到清溪川,无不感到骄傲自豪。
反过来说,若老百姓无法真正“亲水”,河道治理带来的感知度和幸福感提升仍然有限。为破解这一难题,2017年,杨树浦港样板段一期改造(西岸)工程启动,拆除土河坝等障碍,建设步道、护栏、绿化等,还河于民。目前,一二期样板段工程已经完成,位于杨树浦东岸、二钢厂以南、昆明路以东的杨树浦港样板段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
在普陀区曹杨环浜,曹杨新村街道通过破墙透绿、梳理林下空间、活化水岸等手法,重新布局功能场地,形成对弈、闲谈、健身等林荫微空间“碧波园”,满足老龄化社区对日常公共活动“分类定点”的特殊需求,打造百姓家门口的花园式健身场地。改造时,还为相邻小区专门设置了出入口,增加了照明和无障碍设施。
家住曹杨环浜一带的爷叔刘光荣家里常来人做客。他专门为亲友们精心规划了一条家门口的游玩线路:静谧诗意的花溪路林荫道、街头转角处的口袋公园、清可见底的曹杨环浜……游步道上,打拳、遛娃、唱歌、跑步的居民不在少数,逛累了还可以在崭新的休闲座椅上休息,好不惬意。
普陀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碧波园”前身是曹杨一村健身苑,为了管控流动摊贩随意摆摊和非机动车穿行等现象,四周有很多围墙和车挡。而现在,口袋公园更通透,从马路上就能一眼望到河道,生态效应和氛围都好上许多。
打造蓝绿生态
从封闭的健身苑到开放的公共空间,家门口的生态空间和市民的距离越来越近。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变革。
作为从事河道治理工作17年的“老兵”,长宁区河道管理所副所长范群杰也见证并参与了理念的转变与落地。她告诉记者,外环西河其实是一条完全由陆地实地开河而来的河道,为的是提升长宁西部的排涝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2015年,河面宽约33米的外环西河落成,周边地块也相继开发,景观提升工程随之启动。
外环西河分三期建设景观提升工程。首先考虑的就是打开沿路围栏、配置慢行步道,为人们提供能沿河惬意行走、慢品景观的空间。考虑到部分岸线空间有限,在建设步道时,沿线设置了多个亲水平台,人们逐级而下就可以近距离观赏水景。岸边还种植了芦苇、菖蒲、美人蕉等大量水生植物,使得河道充满了滨水野趣。景观廊架、小型调蓄池、海绵城市微型景观等元素,则让外环西河的生态品质有了进一步提升。
长宁还提出,要通过林水复合、蓝绿融合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造中心城区稀缺的林水复合生态区。外环生态绿道总长6.25公里,涉及林带改造总面积约61万平方米,植物种群约150种,种植了包括银杏、乌桕、榉树等大量色叶乔木和樱花、紫薇等开花灌木,还增添了绣线菊、六道木、玉簪、观赏草等大量地被植物,与周边水系形成层次清晰、视觉通透、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水生植物、生态浮床的引入,还吸引了越来越多此前在城市中已难觅踪迹的水鸟等动物,生物多样性在水环境治理中得到了保护与延续。
外环西河生态绿道已成为大虹桥东片区居民“家门口”和企业“楼门口”生态休闲的最好去处。沿河一路往南行至空港八路,再进入外环林带,有着犹如“原始森林”般茂密植被的林带与细节丰富的滨河景观相互交织。行至广虹路还有一处名为“繁花溪语”的滨河小景,丰富的植物种类配置得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人们可以在亲水平台和景观廊架下凭栏驻足、小坐远眺,在波光粼粼的水岸边享受“慢生活”。
“北新泾地区的成片公园绿地较少,老龄化人口较多,能让居民们不出远门,在家门口的亲水平台就能走走看看,我们也很欣慰。”范群杰说。
满足人民所需
外环西河公共空间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外环林带的生态资源禀赋。杨树浦港则选择挖掘历史人文价值,为滨水公共空间植入文化元素。
杨树浦港一带是杨浦最早的居民聚集地之一,旧钢铁厂、棉纺织厂都坐落于此,杨树浦路也有“近代上海工业第一街”之称。因此,杨树浦港公共空间在设计上引入了大量港岸生活和工业元素。河畔景观栏杆采用船体龙骨形状,并大量采用特殊钢铁材料新生再用打造的“锈钢板”。母冬青表示,希望通过注入工业文化印记创意,激活滨水空间人气活力,同时柔和船港的元素,缝合其与城市的关系。
蒲汇塘完成消劣V类任务、打通南岸3处堵点后,在桂林路—宜山路段打造了一处全龄友好的城市滨水共享乐园,三个分区中,“波浪之园”以“甲板广场”儿童游戏场作为活力亲子中心,是亲子家庭在“家门口”休闲的好去处;“涟漪之园”中既有适合老年人漫步休闲的“大地艺术园”,也有适合亲子互动的趣味沙坑和游戏设施。
还有一处“雨滴之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科普海绵城市概念。其主要围绕雨水渗透、滞留、净化、排水等进行设计,在沿岸绿地建造雨水花园、旱溪、下凹式绿地等自然游憩空间,通过吸纳和蓄渗雨水来控制场地内的雨水径流。其底部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0.2米的蓄水层、0.4米的种植土、0.25米的砾石砂排水层以及一层防渗膜,向人们清晰展示了海绵城市的构造。圆形的涟漪、水滴形的廊架增添了蒲汇塘沿线的水文气质,这样一处有弹性的“微缩版城市自然庇护所”为周边居民提供与自然对话的新体验。
“居民亲眼见证了水环境的改善,我们紧接着将海绵城市理念直观地呈现到大家面前,希望更多人知道‘海绵城市’并非遥不可及,也更真切体会到好环境的来之不易,共同维护、形成良性循环。”徐汇区建管委水务科工作人员石雪平说。
游憩、休闲、文体功能……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有多种思路,归根结底,还是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获得感明显提升后,居民也会自发共同维护“家门口”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蒲汇塘周边,居民们在74岁的队长陈耀明的带领下,拉起一支守护河道家园的队伍,即便是节假日,也依旧每天三班地自发巡逻。在杨树浦港,晚饭后遛鸟的大爷们看到地上的垃圾还会主动捡拾,遇到钓鱼等不文明现象也会友好劝阻。刘光荣常常在朋友圈晒曹杨环浜的美景美图,好风景接连上新,很多人都问他又去了哪里旅游,老刘说:“没到哪里去,就在家门口。”后来,他在朋友圈上注明:家门口的美。
更多资讯
-
面积超大、宠物友好、夜间也开放…打卡这家艺术场馆2024.8.30
马上就将迎来人从众的“五一”假期了,哪里有轻松有趣、老少皆宜的活动?来这个坐落于美丽的静安苏州河畔、总面积达4600余平方米的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观展,或许是个不错的体验哦! 从地铁1… 查看详情 >
-
从上海县到闵行区,1949年后上海的变迁你知多少?2024.4.30
勾勒上海发展的线索,描摹上海的历史风情。如何用最少的文字,将大上海的发展脉络说清楚?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第十二季,我们邀请了沪语… 查看详情 >
-
共506户!嘉定这一住宅地块项目规划出炉2024.4.30
@嘉定的小伙伴们, 菊园新区这一住宅地块项目规划出炉, 详情如下 嘉定区菊园新区JDC1-0404单元50-01地块项目建筑方案 基地东至柳轩路、南至环城路-洋泾支河、西至城北路、北至陈家山路,规划用… 查看详情 >
-
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启动,推出摄影展、主题话剧等系列活动2024.4.30
4月29日,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在杨浦区228街坊启动。4月29日至5月4日,228街坊将举办“人民城市新实践”摄影展、同济大学《暖·光》话剧展演、青春秀2.0—228 Live House草地音乐会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