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祇园开园在即,唐风古韵厚植文化“软实力”

来源:上海宝山2023.6.13

“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精美见长,诚蔚然大观。”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唐风古韵,如今何处寻?

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说法是,要看唐代木结构建筑只能去日本。但是梁思成、林徽因始终坚信中国有唐代建筑。1937年,他们与营造学社同仁前往山西,历经艰险在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唐代的建筑、绘画、雕塑之盛景历历在目。

俯瞰祇园

在上海,宝山祇园则重现了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唐风古韵,并即将向公众开放。

祇园位于宝山区罗店镇,占地近40亩,其内部建有金塔、佛香阁、松涛轩、闻钟水榭、廊桥、花雨亭、北门、东门等建筑,木结构建筑及唐式园林的融合,向世人展露其别具一格的唐式园林风采。

开园在即,在阅读建筑中探寻这样一个疑问,科创主阵地任务当前,宝山为何要积极擦亮文化“软实力”?

营造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一项民族瑰宝。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复兴之路上,宝山历经15年,围绕传统营造技艺的重新发掘、研发、再造、保护,极具探索性地实践了一个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优秀传承案例。

2011年,宝山区政府在宝山寺东侧辟地30余亩,作为祇园用地。

祇园设计以唐代园林为建筑蓝本精心造园,将江南造园的精巧典雅原则运用到景观建筑设计中,结合宝山寺唐式建筑群的大背景,重新梳理建筑和园林的互补对景关系,并将园林内的景观建筑与禅意的园林结合起来成为景观的重要参与者,创造有传统建筑文化底蕴的独特景观园林。

祇园水心榭

木寿千年。中国传统建筑,全木材料,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钉子,建筑的寿命更长久。在这里用到的所有选材及做法,都是根据一千年前宋朝李诫修撰写的《营造法式》要求来选定的。

祇园内的建筑布局主要以金塔为中心位置展开,从南向北中轴线依次布置有金塔、水心榭、松涛轩和佛香阁,山水造景成组团化布置穿插其中。另有管理楼、妙喜亭、桥亭、东门等单体建筑。

大观

传统文化传承与新的科技创新,在祇园蔚为大观。

祇园金塔

金塔位置坐落于中轴线最南端,塔高55.3米,与宝山寺伽蓝院落中的大雄宝殿遥相呼应。金塔是祇园景观建筑的最高点,亦是园中最重要的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该塔是中国乃至世界近千年来第一座新建的七层纯木结构仿唐楼阁式高层建筑。

金塔广、深各三间,基座正四方形,塔底层心间为4.8米、次间为3.6米、增设宽2.8米的走廊、总宽度为17.6米。采用梁架等传统楼阁式结构,分担传递楼面的荷载。2015年11月,祇园金塔1:5模型经同济大学抗震实验,顺利通过抗八级地震的测试;2019年12月11日,祇园金塔通过木结构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项目技术验收。

这里的唐式传统木结构建筑以纯朴的建筑语言再现了中国9、10世纪蔚为大观的唐宋风致,因此,宝山寺唐式传统木结构建筑荣获了上海市建筑“白玉兰奖”、全国建筑“鲁班奖”,并被评为宝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除金塔外,水心榭三面临水,主体建筑通过回形游廊衔接,游廊外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形成平台,临水围绕低平栏杆设有靠椅,可供游人坐憩、眺景和凭栏倚水。

祇园佛香阁

佛香阁采用正八边形,主体为双重檐攒尖顶楼阁式建筑,顶部装饰有金色宝顶;松涛轩位于祇园中心的花木深处,为一四合院式建筑,中间为主堂,两侧分别为库房,东、西厢为展厅形成围合庭院;桥亭架设于水面之上,宽三间,深一间,四面开敞,不设门窗;中间一间为双重檐亭式建筑,较两侧廊式部分高耸。

祇园松涛轩

开园之际,祇园松涛轩将举办“祇园雅集”——海上名家绘画作品邀请展。

祇园向公众开放以后,将打造成为文化科普、非遗传承、健康休闲三位一体的文化新地标,通过“公园+文化”的方式,持续加强传统文化供给。

祇园桥亭

转型

宝山,正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做好“北转型”的大文章。

空间、产业转型,锻铸的是“硬实力”,构筑起“钢筋骨架”。治理转型,塑造的是“软实力”,凝心聚人。对宝山区来说,转型升级需软硬件同步更新,经济、科技、教育、人文等要素合力打造出令人心向往之的“新宝山”。

罗店古镇

宝山区罗店镇正优化提升“美兰湖、创新药、古镇韵、乡村风”空间新格局,不断巩固与发展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成果,全力聚焦生物医药优质项目落地、全力推动城市品质提标升级、全力加快罗店古镇更新改造、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聚焦创新要素、打造科创湖区。

科创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罗店正不断“内外兼修”。

罗店镇龙船节

此外,罗店镇还将持续巩固“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创建成果,传承历史文脉,举办龙船节、花神庙会等活动。挖掘保护罗店龙船、彩灯、民俗画等非遗,打造非遗坊。推进文物保护修缮,恢复历史记忆,让罗店古镇既可静心休闲旅游,又有独特文化体验,全力打造北上海文化新地标。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