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空间香港路:新维度解构建筑生命丨上海文创园区巡礼
来源:房地产时报2023.6.13
重现老建筑旧貌,重塑新功能
香港路位于上海黄浦区,旧时因“银行公会大楼”坐落于此而曾为上海金融中心,沿路分布有数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香港路历史上东起圆明园路(现东起虎丘路),西至江西中路,全长310米。道路初筑于19世纪50年代,当时为虎丘路至四川中路段,名“诺门路(Gnaomen Road)”。1876年前分别向东、西两端延筑,形成如今格局。1862年更名为“香港路”,沿用至今。
在上海众多中心城区小马路中,地处外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内的香港路是个挺特别的存在。民居和历史建筑常常一街之隔,烟火气与高大上在不经意间诠释着上海的日常。目前,这条路极为低调,并不显山露水。它宽度最窄处9.1米,最宽处也不过10米。因为这条路至今不通公交车,在外滩苏州河一带,相比沙美大厦的网红流量,这里便保持了一种低调和精准艺术爱好者的雅致。
香港路117号这栋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在1919年竣工初始由德利洋行设计为公共车库。其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多层车库设计,采用升降机来实现楼上停车。1930年,由英商印刷公司美灵登有限公司买入;1940年代末又改为柳荫印刷所。建国后,大楼作为上海鞋帽批发部的仓库使用。翻阅历史,1994年,这里是凯恩宾馆大楼。2019年对这里启动了全面修缮。
对这座建筑进行改造,是一个重新认识和发掘的过程,也是一个跨时空重新创造的过程。
从历史图纸得知,本项目在近百年的历史洪流里经历了多次加建,由最初的三层加建至六层,因此四层至六层与整体风格略显不协调。大楼北、西立面为外部重点保护部位,其他原有特色装饰等为内部重点保护部位。对大楼外立面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历史风貌的修缮恢复,外墙恢复水刷石表面,加建楼层部分涂以灰色涂料,并按历史图纸仿制铝仿钢窗,对外墙装饰性的柱帽、窗台、山花进行仔细修缮,维持简洁庄重却又不失细节韵味的风格。另外,首层朝着香港路一侧以大面幅的玻璃窗打造明亮通透的大堂门厅,以提升楼宇的形象和品质感。
室内装修方面尽量做减法,来传达老建筑本身带给场所的静谧感和一种简约的美学。底层的门厅、二层至六层的电梯厅及公共走道、卫生间都采用冷硬利落的基调装修。水磨石地坪、耐磨水泥地坪、清水水泥墙面搭配金属、玻璃、镜面,简洁的边界处理更突出了空间感。底层门厅采用石膏板吊顶,利用原设备留孔,对无梁的楼板不产生破坏,让空间整体具有一致性。
室内装饰方面,尽量做到不影响原有的无梁楼板柱及柱帽,二层以上公共部位柱体仅做清洗处理,露出清水水泥面层。这种“袒露”,就像一个记忆的存储器,将过去的一面真实地展现在租户面前,凝固老的,注入新的,新中存旧,让人可以回味岁月留下的痕迹。
如今,大楼二层至六层空间内集聚了多家画廊,成了“艺术仓库”。运营方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貌的前提下,将新业态、新功能融入历史建筑。这样不仅保留了历史细节,还融入了现代创意文化元素,塑造了城市新的历保建筑名片。漫步在这栋大楼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属于这里的传承脉络和独特的艺术设计,好似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却又上映着当代城市的经典剧目。
注重“生活美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近年来,随着设计、广告、传媒、网络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增长,上班族们更希望在一个能够激发创意灵感的空间环境中工作。旧楼新用、存旧续新,在繁华的闹市中为公司求一隅有城市记忆的静处办公,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百空间香港路打造集咖啡/艺术展览/展示型零售及办公为一体的外滩新锐艺术聚集地……有趣的灵魂可以在此“任意妄为”。在这样一个外滩新锐艺术聚集地,各家主理人发挥着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才能,热闹至极。
咖啡店的主理人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方式,结合传统与现代,平衡艺术与生活。他们希望能有一个作品,呈现着历史感,带着对未来的向往,述说对生活的热爱,于是他们找到了这个答案:trova。trova希望在这条不吵不闹的街道上,融入这栋建筑,拥抱这片社区,让这个空间成为所有人的落脚处,不经意地发现,或是专程而来,都能找到自己最中意的味道。这不仅是一家咖啡店,也是一个展览,主理人会定期与艺术创作者和设计师朋友们一起,将他们基于日常的思考,通过店内的家具、陈设传递给大家,去感受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有趣故事。
由林明珠女士创立的艺术门画廊,在促进东西方国际对话以及跨文化交流上一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今已成为推动亚洲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艺术门为观众呈现美术馆级别的高质量展览,不仅拥有国际化的团队,其影响力更是遍及全球,参加了科隆国际艺博会、弗里茨大师展、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国际主流艺术展。艺术门即将呈现的群展《时间的形状》将于6月8日(星期四)开幕,展览作品来自艺术家:朱金石、倪志琪、王小松、陈彧凡、任日和朱佩鸿,探讨时间如何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微建工作室,由知名设计师宋微建先生主持。宋微建先生信仰“天人合一”的中国宇宙观,使用有机更新、自然主义的方法,从“文化”和“原创”出发,以“复合”和“专业”见长。公司案例分布中国乡村与城市,从新建筑到古建保护,从办公餐饮到宅邸会所,从精品民宿到知名酒店集团,从历史文化街区到国家级博物馆等。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百空间香港路作为办公地点,宋微建直言:
在上海(工作),就肯定要选择最有上海味道的地方。香港路这段路充满烟火气,可以说,我们一眼就看中这里的设计了。因为对比有些历史建筑本末倒置的大量改造,它(百空间香港路)却做得恰如其分,能把原先的风貌完完整整地呈现出来,作为设计师的我真的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
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说:
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我们深处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艺术在那里开始。
或许就是这样一个从形态、文态到业态都有特色的生活美学设计园区,才能吸引到一些更注重“生活美学”的企业和艺术家聚集在这里吧。建筑生态并不是孤立的水泥森林,当有趣的人慢慢注入,也会让空间焕发出新时代的精气神。对百空间香港路项目的运营方来说,这种建筑与人的流动,既有一丝“刻意”的顶层设计,更多的是人与建筑充分互动之后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空间生态。
更多资讯
-
金汇525的“另类生存法则”:园区相邻而望、错位竞争,打造良性轻公司生态圈 | 上海文创园区巡礼•闵行文创故事2023.10.17
园区介绍 绿化率60%、休闲区域1300平米,很难想象在寸土寸金的商业黄金板块有这样一个以“舒放式办公”为理念、追求建筑舒适度和实用度并存的园区,这就是位于大虹桥经济圈中心的金汇525。打造适合文创人… 查看详情 >
-
德必虹桥绿谷WE:可阅读的建筑,与自然共生的街区 | 上海文创园区巡礼•闵行文创故事2023.9.19
登上德必虹桥绿谷WE的楼顶,俯瞰整个园区,满眼是绿。不仅地面绿化丰富,园区的屋顶花园,让人仿佛置身于绿色森林中。很难想象,这是位于闵行区虹桥商务区中心带、寸土寸金的CBD区域。工作间隙抬眼赏窗外绿色景… 查看详情 >
-
沪漂外国人圈中流传着这个一家靠“众筹“在上海扎根的理发店,著名街区老外街主动朝它抛出了橄榄枝|上海文创园区巡礼•闵行文创故事2023.9.12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底,上海的常住外国人口数量约75万人。身处异国他乡的这些外国人有在上海生活了数十年的,上海话说得比普通话还要好。也有初来此地,还手足无措着。 外国人在上海的刚需,理发名列前… 查看详情 >
-
重庆狼队在这里拿下七冠,电竞初创企业在这里得到扶持,MAKE11电竞众创空间助力产业蓬勃生长|上海文创园区巡礼·闵行文创故事2023.9.5
曾经,电竞一度等同于“沉迷游戏”,是刻板印象中的“玩物丧志”,不仅不被主流接受,甚至被视为洪水猛兽。但不知不觉间,电竞早已甩开了身上的污名并且持续不断地向外界输出积极向上的电竞精神。就在今年6月22日…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