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科学家跨越学术到产业的鸿沟,长三角国创中心做了这些事

来源:澎湃新闻2023.7.11

7月10 日,“高质量发展在申城”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浦东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说,超级孵化器帮助原创产业技术跨越“生死鸿沟”。谭瑞琮说,在全世界范围,学术到产业之间一直有一道鸿沟,被称为“死亡之谷”。背后的原因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已经非常细,做学术的人不一定理解产业的需求,这是不同的人在做一整个创新环节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既懂学术又懂产业,把一个科学家变成企业家是非常难的。”

谭瑞琮认为,跨越鸿沟,需要有合理的资源整合配置,包括资金、人才团队等的资源。

长三角国创中心于2021年6月正式揭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该中心是科技部批复、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综合类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一个功能定位就是推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全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创中心不是想办法把一个科学家变成企业家,而是提供一个平台,通过给科学家资金、政策、专业化的培育,整合相关的团队和资源跟其匹配,使得其能够快速从学术走到技术和产业,这个团队可以跨过从学术到产业的桥梁。”谭瑞琮说,国创中心通过开展团队控股、混合所有制的研发载体建设;实施项目经理制;拨投结合等方式,支持引领性、颠覆性技术项目,并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评估扶持项目。

“我们支持的很多项目都是偏原创性的早期的和引导,而且它具有一个引领性,是重大的关键核心技术,能够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同时填补国内的空白。”谭瑞琮说道。

截至2023年7月1日,国创中心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了94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近15000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超9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万家);与长三角地区335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解决企业技术需求超过460项,合同金额约14亿元。

谭瑞琮介绍,接下来,国创中心会在浦东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化研究所或者重大集成创新平台,这些研究所主要围绕浦东新区的产业重点打造。同时,通过揭榜挂帅等平台对接全球的创新资源,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