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设施本身就很环保,上海首座“零碳水质监测站”在杨浦滨江启用

来源:上观新闻2023.7.13

7月12日,杨浦区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黄浦江杨浦大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启用。记者获悉,该监测站不仅能对黄浦江水质进行实时监控,以更及时高效应对处置各类水环境事件;其本身还运用了建筑节能与光伏储能技术,开创性地打造了全市首座“零碳水质监测站”,为其他零碳建筑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黄浦江杨浦大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坐落于杨浦滨江大道,面朝黄浦江水,毗邻杨浦大桥。记者在水岸边看到两个黄色的采样设备,杨浦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该设备对水质进行自动采样分析,共计30多个指标,实时反映黄浦江的水质状况。

“以往都是采用手工取样的方法,每隔两三天下去捞一瓶水送检。黄浦江是通航河道,船来船往。万一有船只发生油污泄漏,甚至更严重的化学品泄漏,等到检测出指标有问题就已经晚了。”该负责人说,“现在水质自动监测站一般一个小时就采样一次,遇到突发状况也能更快更及时地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黄浦江杨浦大桥水质自动监测站既是一个环境监测保护设施,其本身也遵循了环保零碳的理念,对环境尽量不造成额外负担。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介绍,大桥水站以原上海电站辅机厂污水泵房为基础,从整体建筑的碳中和目标出发,进行外立面、室内空间、院落景观等改造。

记者看到,监测站几乎被光伏电池板完全覆盖。据悉,在晴好天气,设备负载优先由光伏发电供能,光伏多余能量储存在锂电池储能单元,以备阴雨天、晚上使用。氢能作为系统后备电源,由光伏发电或市电进行水电解制氢,并将制成的氢气压缩储存,在需要时再转换成设备负载用电。此外,监测站还结合地下空间引入自然光、利用地下空间保温性能、毛细空调系统等被动节能降碳技术,双重降低碳排放。

站内还设有“零碳技术”“海绵城市”“上海百年供水”“水质净化”“水质监测”等环保知识科普展示,实现了水站集水质监测、科普展示、公众体验为一体的“可看、可学、可试”的多元功能,打造了“零碳”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杨浦区生态环境局方面表示,杨浦滨江节能“零碳”示范建筑让滨江老工业遗产焕发低碳新生机,也希望能做低碳发展理念的引领者,为全市提供示范样板。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