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真·纪念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开幕,来百代小楼聆听世纪经典

来源:上观新闻2023.7.18

7月17日,“抱真·纪念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在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启幕。

贺绿汀出生于1903年7月,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年轻时的贺绿汀曾于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仅仅3年后就创作了钢琴曲《牧童短笛》,开中国钢琴“民族化”之先河。抗日战争爆发后,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创作了一系列革命歌曲。此后,他在1937 年于山西临汾创作了《游击队歌》,传唱一时,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

新中国成立后,贺绿汀长期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为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发展、国民音乐教育事业的普及与提高作出了卓越贡献,于1998年4月荣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记者从徐汇区文旅局了解到,本次展览之名“抱真”二字,取自贺绿汀的别号,也是其一生保持真性、抱持真理的写照。作为展览开幕式的一大亮点,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现场带来了一场小型音乐会,以竹笛、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演绎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游击队歌》和《摇篮曲》等三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录制于1935年5月22日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正是在百代小楼灌制,也是《牧童短笛》的第一版录音。时隔88年,同一地点再度回响起同一段旋律,年轻的上音学子们为这段跨越世纪的乐曲注入了这个时代的青春活力。

“抱真·纪念贺绿汀诞辰120周年特展”从多个维度展现了贺绿汀的传奇人生,以其各时期创作和灌制的唱片、乐谱为主要展陈,结合影像史料与理论著作、纪念文集等出版物,串联起贺绿汀作为创作者、革命者与教育者的一生。踏入位于衡山路上的百代小楼,沿着木质楼梯向上来到2楼展厅,一段段音频史料、一个个关于音乐的故事片段,都能让参观者仿若身处创作者身边,一同经历那段难忘岁月。

得知此次展览举办,贺绿汀长女贺逸秋特别发来感谢信。信中提到:“父亲1903年出生,1999年去世,几乎经历了整个二十世纪。他和亿万中国青年一样,投入了火热的救国斗争,他所做的一切,是那个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在党的领导下,以音乐为武器献出了一份力量,他所做出的成绩还要感谢他的老师黄自先生和上海音乐学院的老教授们……”

不久前,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专门录制了贺绿汀的名作《嘉陵江上》,用一场过去与今天的时空对话,纪念老院长诞辰120周年。7月13日,上音领导班子集体向校内的贺老铜像献上了两束馨香,表达对老院长的怀念。7月15日,学校领导班子又全体前往湖南邵阳,在贺老故居纪念其120周年诞辰,同时在故居做了纪念唱片的全球发布。

展览开幕式上,廖昌永介绍,贺绿汀在1934 年发表的《音乐艺术的时代性》一文中就提到,“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不但要有成熟的技巧,也必须具有极其敏锐的时代感受性,能够抓住时代的中心。”音乐创作需要坚持创新,更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洁介绍,筹备此次展览其间,中唱上海公司做了大量有关贺绿汀音乐创作唱片的整理,挖掘出百余份相关录音资料。近年来,中唱上海对中华老唱片文献及声音资料的挖掘、修复、保护以及传承工作相当重视,通过积极投身文旅融合领域,让历史的声音记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新生。

开幕式上,由数字“120”组成的象征“抱真”精神的“时空之门”正式亮相。由本次展览衍生的《抱真——纪念贺绿汀诞辰一百二十周年音乐作品集》纪念黑胶唱片也在开幕式上同步预告。不久后,这张唱片将由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以“上音”品牌标志正式出版发行。

本次展览由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唱片(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展览现场还穿插了不少互动“彩蛋”。如,展厅中摆放了一台智能钢琴,可显示《牧童短笛》《摇篮曲》等贺绿汀经典名作,参观者可尝试弹奏。据悉,此次展览的线上数字展厅即将开幕,届时线下展厅因时间、空间等因素而未能全部展示的影像资料将全部上线,为意犹未尽的观众提供续展服务。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