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城市更新演进的时与势,让上海“新老共生、烟火传续”
来源:上观新闻2023.7.21
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类型之一,居住类更新备受各界关注,特别是以征收为路径的成片旧区改造工作。上海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其作为事关百姓福祉和城市长远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政策,“一届接着一届干”,加快推进旧城现代化进程,逐步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公共空间品质、城市风貌品质和区域功能品质。
「工作重心渐次调整」
根据住房更新的轻重、缓急、难易,上海先后开展“危房棚户简屋”改造、“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两旧一村”改造,工作重心依次调整、逐渐延伸。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民居住矛盾突出,成片危房、棚户、简屋达365万平方米。市第六次党代会把旧区改造、改善居住的起点,落在改造结构简陋、环境最差的危棚简屋上,提出到2000年完成改造的目标。通过近10年努力,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2000年底,在旧里以下房屋分布中,成片分布的占57.0%,整街坊的占31.5%,零星的占11.5%。也就是说,成片、成街坊集中分布的旧里以下房屋共占到88.5%以上。由此,2001年初启动的“新一轮旧区改造”,将工作重心锁定在“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上。这就是后来常说的“成片旧改”。
到2009年,上海将旧区改造“包围圈”缩小到最困难、最急迫、最艰巨的呈连绵成片状分布的“五大基地”。这是旧区改造的一次“阵地战”,五位市领导分别对口联系、重点推进。
到2018年,上海尚余约18万户家庭依然使用手拎马桶。由此,上海开始成片旧改的最后“攻坚战”,提出5年内基本完成改造目标。通过努力,最终于2022年7月提前完成任务。至此,大规模成片改造全面收官。
2022年,全市剩余总计约30万户零星旧里以下房屋、不成套旧住房(含小梁薄板)、“城中村”需要进行更新改造。由此,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总体要求,将“两旧一村”改造提上议事日程。
可见,上海数十年如一日的居住类更新工作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调整工作重心和工作节奏,不断攻坚克难。
「工作方式不断演进」
上海根据自身特点,先后经历了以“综合改造”“拆旧建新”“拆改留并举”“留改拆并举”等不同改造方式进行居住更新的阶段,在不同时期审时度势开展工作。
在经济技术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上海最早采取“搭搭放放”、成套改建等综合改造方式来解决居住拥挤问题,但能够适应这些改造方式的房屋十分有限,资金也很困难,因此实施规模不大。随后开展的“危棚简”改造,基本上以“拆旧建新”形式进行。
2001年,在旧区改造的工作重心从“危棚简屋”调整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之后,上海确立“拆改留并举”的指导思想。
2017年,在成片旧改进入攻坚阶段之际,上海把“拆改留并举”调整为“留改拆并举”,确立了在保民生、保基本、保安全基础上的“应留必留、该改尽改、当拆快拆”,要求“旧区改造绝不犹豫懈怠、风貌保护绝不放松忽视”。
总体而言,上海在城市更新方式上经历了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过程。
「工作制度不断创新」
从2002年提出“阳光动迁”起,上海旧改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完善与创新“公开、公平、公正”制度,规范化建设从未停止。
比如,2003年开展“五项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和方法,加强动迁管理;2003年至2009年,从“六公开”到“九公开”到“十公开”,到后来的“结果也公开”,持续增强透明度、可信度。
2005年起,以党建联建提升征收工作服务水平,逐渐强化市、区、街、居党组织在旧改工作中的“四级联动”;2006年起,实施“两费分离”,实现支付居民的动迁补偿费与支付动迁机构的劳务费分离,规避“老实人吃亏”。
2007年起,探索从“要我改”到“我要改”,开展“两轮征询”,即要不要改造、如何改造均问计于民,充分尊重居民意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2009年起,引入律师开展法律援助,通过网上签约、电子协议等形式确保程序公正、补偿公平。
不仅如此,国家动迁政策几乎每隔10年进行一次修订,上海也相应对细则进行修订,并针对自身特点完善具体政策,不断贴近居民需求,不断符合实际需要。
特别是2011版细则,实现了从“拆迁”到“征收”,规避了以前需要建筑物“灭失”才能实施动迁的规定,为保护优秀历史建筑打下了基础,政策日趋科学合理。
同时,补偿安置标准也从具有保障色彩的“数人头”走向市场经济思维的“数砖头”,再到2009年提出“数砖头加套型保底”,体现了市场价值标准基础上的托底保障与人性关怀。
「各项政策不断推进」
旧区改造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花钱较多、资金平衡较难的城市更新类型。
1992年,上海以毛地批租形式利用社会资本开展旧区改造,解决了困扰旧区改造的资金难题,开启了大规模危棚简屋改造的先河。
2004年,上海成片旧改在“土地储备、净地出让”的国家政策要求下,从利用社会资金调整为以政府财政或专项债形式开展旧区改造的“土地储备”。由于成本巨大,上海便探索“市区联手”,集合两级财政力量开展土地储备征收,实现土地的一级开发,进而通过“招拍挂”,实现拆迁(征收)成本的基本回笼。
随着时间的推移,旧区改造剩下来的多是“难啃的骨头”,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要求更高,资金平衡的困难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进一步探索“市区联手、政企合作”新机制,以功能性国企为纽带,搭建政企合作平台,打通社会主体参与旧区改造的路径,积极利用银团资金和社会资本。
同时,通过土地、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创新,探索在历史建筑保留保护要求下的带建筑物、带方案招拍挂和场所联动;通过平台统筹,探索“一二级联动”与跨周期、跨区域、跨类别的“三跨”平衡;通过招商股转,遴选有品牌、有实力、有经验的市场主体等。
总体上,上海旧改政策、机制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形势变化与要求,积极进行政策完善与创新。
「工作路径不断丰富」
1991年前,上海旧区改造更多采取的是非征收路径,综合改造,实物安置,居民回搬。但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总体规模不大。
1991年1月至2月,时任市长朱镕基通过一系列调研,提出“旧城区改造要跳出原地拆建的老路子”,确立“打到外线去,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思想,强调“旧城区改造要尽量利用级差地租的效益,求得资金平衡”。同年3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决定“按照疏解的原则,改造危房、棚户、简屋,动员居民迁到新区去”。
此后,上海通过大规模征收,形成了旧区改造的一条“主线”。
在大规模征收路径形成旧区改造主线的同时,上海也积极探索了一系列非征收路径,开展以原址、原物、原生态为主要方式的更新改造,通过成套改造、置换腾退、综合改善、环境治理、房屋修缮、设施完善、自发改建、自主交易等,实现不同程度的居住改善,构成具有实验性特征的多条“副线”。
比如,针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留保护试点、针对老旧小区和旧住房的综合改善、针对建成环境的综合环境治理、针对老旧住房的常态化维护与修缮、针对旧住房和老旧小区的公共设施建设、针对老旧房屋的民间自发维修改建,以及其他有机更新的特色化探索。
这些非征收类的居住类更新,多属于低扰动、低投入、改善型的有机更新范畴,在大部分保持原有建筑结构、历史风貌、社会生态的基础上,不同程度改善了原住民住房条件。虽然在探索中前行、总体规模不大,却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新模式、新机制探索打下了基础。
实践充分证明,把握好时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能够帮助一座城市更好确定发展定位和前进方向,并通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把实际工作做得更好。
纵观上海数十年来居住类更新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实践:早期主要采取“人迁房拆”模式,重视人口疏解基础上的住房改善、旧区振兴;近期主要推进“人迁房留”模式,突出人口疏解基础上的风貌保护、文脉传承。
展望未来,可积极探索“人留房留”的城市更新模式,寻求人口适度疏解基础上的新老共生、烟火传续,包括建立在居民自愿、品质提升基础上的回购回租等城市更新新路径。
要突破传统思维惯性、路径依赖,分析时代背景、现实特征和形势要求,明确发展目标愿景,创新发展方法路径,进而建章立制,切实指导与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院长 万勇)
更多资讯
-
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打造江南韵味新形象2024.4.30
记者日前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自去年开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已呈现出生态绿色、缤纷靓丽的城市景观面貌,一起来看↓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嘉戬公路博乐南路东北角绿地看到,由2… 查看详情 >
-
228街坊焕新蝶变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开启→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变一周年,有着怎样的新面貌?这片“二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摇身一变,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潮流地,还建成了沪上首个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市工人新村建设发展历程的综合性文化展馆——上海工人新… 查看详情 >
-
产业互促:园区与企业聚力共赢2024.4.30
编者按: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缘分开始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 查看详情 >
-
一个家族传承1600多年,人才辈出,有何密码?沪郊枫泾发布一批文史资料2024.4.30
追踪消逝岁月,打捞湮没史迹,梳理历史文脉。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区枫泾镇朵云书院枫泾店内,《清代名儒谢墉》《枫泾文脉》首发仪式举行。这是继《清代状元蔡以台》《围棋国手顾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丛书之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