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深度老龄化, “六个圈层”织牢织细织密现代化“乐龄社区”
来源:上海普陀2023.7.21
编者按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今年以来,普陀区始终将大兴调查研究摆在第一要位,全力保障调研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即日起,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书记调研手记”专栏,邀请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结合一线调研实际谈问题,谋思路,出举措,旨在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用好调查研究的“传家宝”,形成解决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生动呈现助推普陀高质量发展的“靠谱”实践。
积极应对深度老龄化,
“六个圈层”织牢织细织密现代化“乐龄社区”
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吴新华
普陀区甘泉路街道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风雨,过去的工人新村现今已是一个典型的老式居住型社区。同样,过去的产业工人现今也已逐步变成垂垂老者。2022年,甘泉60岁以上户籍老人占比第一个跨越50%的门槛,目前已高达51.19%,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街镇。在甘泉,为老服务,不仅仅是基础的民生保障问题,更是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大课题,我们所做的任何工作都绕不开“人老”这个鲜明的特点,这既是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也是为长远作谋划、打基础的客观需要。带着这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不断深入基层大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和谋划,如何补短板、找突破、挖亮点,努力织牢、织细、织密为老服务网络,努力把“乐龄社区”的建设愿景转化为施工图和实景画。
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勾画“乐龄社区”愿景图
应当说,经过多年的接续努力,上海常说的“居家-社区-机构”“9073”的为老服务格局在甘泉已经初具雏形。比如,甘泉已经有9家为老机构、包含807张床位,保基本能力较强;有4个综合性为老服务片区,有3家“家门口的服务站”,社区专业为老服务功能不断延伸;此外,推动为老服务数字化、智慧化,开发上线首个专为老年群体定制的区域化应用集成平台“养老百事通”等等。
家门口的服务站(七彩梦工坊)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是从长远趋势还是现实问题角度,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长远看,深度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分析近五年的数据,甘泉老龄化程度每年上升约1.2%。未来5-10年,这一比重仍将保持每年1-2%的稳定上升趋势。而且,在生活水平提升、医疗科学发展的带动下,预计80岁以上高龄老人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也将同步增加,这必将对为老服务的覆盖面、可及性和精细化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当前看,为老服务供需匹配能力还有欠缺。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为老服务的要求更趋多元化,从低龄老人到高龄老人、从活力老人到居家老人,既有保基本的需求,也有对更高层次服务的追求。而与之相对,我们现阶段的为老服务工作仍处于连点成线的相对粗放型发展阶段,仍然存在不充分、不均衡、不精准的短板。
泉馨长照(认知症照护专区)
因此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着力打造“幸福甘泉、乐龄社区”,不仅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问题,更是甘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需要更加突出“全域为老”,积极探索全方位、多层次的适老、为老服务新举措,打造更多的试验田、样板间、创新所,率先在街镇层面探索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应对深度老龄化之路。
全域为老,多元个性,构建落实“六个圈层”实景图
大家常说“办公室里全是问题,深入基层全是办法”。对标最高标准、对照最高要求,如何提供更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将居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成果?随着调研的深入,从问题导向出发,参照居民的日常生活半径,从“六个圈层”切入,让“全域为老”落实落地。
全科医生去养老机构
以家庭为半径,打造居家生活适老圈。“阿拉老了还是想住在自家屋里厢”,这是我们听到许多甘泉老人的心底话。做实“9073”中“90”这个最大的基本盘,是甘泉为老服务的根基。但是,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仍存在许多难点、堵点。我们了解到,居民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的意愿并不是很强烈,这其中既有经济能力的因素,也有传统消费观念的束缚,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推广和引导。此外,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居家养老对专业护理能力的需求将大辐增加,还需要我们大力推动长护险、探索家庭照护床位与家庭病床“两床合一”、引入专业机构提供专业照护培训和上门指导等,努力缓解家庭养老难处。
机构养老提升
以楼组为半径,构建邻里守望助老圈。作为一个成熟的居住型社区,“熟人圈”是宝贵的资源,也是一大优势。我们发现,在疫情期间,建立的“楼组群”发挥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巨大作用,也是基层治理的宝贵财富。面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的趋势,我们要把为老服务和“美丽楼组”建设高度结合,积极推广“时间储蓄”“老伙伴”“老友济”项目,充分挖掘楼组长、社区党员、老年志愿者、左邻右里等力量,以自治、共治发扬邻里守望的传统美德。
以小区为半径,建设美丽家园活动圈。住宅小区是老人最熟悉、最便利的活动场所,能否让住宅小区的生活环境更加适老化,是我们在调研中听到反映最集中的问题之一。今年年初,我们就在想,是否能结合住宅小区的综合修缮,融入更多适老化的元素。目前,我们已启动了章家巷小区“乐龄示范社区”建设试点项目,通过开展居民问卷调查,引入专业机构进行设计,融入更为现代化的为老服务理念,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叠加为老服务设施,完善为老服务工作体系,硬件软件同步提升,努力打造一个宜居、便捷、智慧、乐活、共享的实景化、沉浸式的为老服务样板小区,为更多社区提升适老化水平提供经验。
以片区为半径,夯实为老阵地集群圈。甘泉“东西南北”四大综合为老服务枢纽片区已经建成,可以说已经初步实现“15分钟为老服务圈”,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总觉得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总会发现不少“老面孔”,也会感到不同片区之间存在或同质化或不均衡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更多从贴合居民需求入手,推陈出新,创新建设类似“社区宝宝屋”等功能,同步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功能,让服务更有黏性,吸引更多“新面孔”,解决更多人的后顾之忧。同时,不同枢纽片区之间的服务项目、枢纽片区与居民小区的“家门口的服务站”之间等能否形成更好的联动支持机制,形成体系化的为老服务阵地群,也是亟需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社区宝宝屋
以街区为半径,构建社会力量联享圈。为老服务工作不能政府一家独唱,必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必须发挥共建、共治、共享作用。调研中我们发现,街道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与为老服务相关的企业、机构和组织,更加需要我们搭平台、凝共识、促发展。下一步,我们既需要用好“联享荟长者关护联盟”平台,吸纳与养老直接相关机构参与,整体提高理念、技能和职业荣誉,也需要吸引各类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加盟,使我们的菜市场、超市、交通场站、公共场所等更多融入适老化元素,增强老年群体出行、休闲、消费的便利性,充分体现老年友好的理念,形成爱老敬老助老的浓厚氛围。
以街道为半径,创新智慧为老服务圈。在调研中,数字化平台的最大作用在于促进信息对称、供需匹配。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搭建了“幸福甘泉智慧社区民生数字云平台”,针对不同人群掌握了实时的数据和丰富的标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从“人找政策”迈向“政策找人”,让各类养老服务政策更加精准服务社区老人。同时,搭建“甘泉养老百事通”小程序,好比养老服务淘宝店,一个平台、一个按键、一个电话,就能获得街道各类政策信息和优质为老服务产品,模块设计上也非常贴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增强功能,使更为丰富、更为多样、更为适宜的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通过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感情调研、带着责任调研,我对甘泉当前面临的困难看得更全,对群众内心的呼声听得更真,对未来发展的思路想得更深。不久前举办了一个为老服务工作专家咨询调研会,有专家点评,“市里面要推动落实的,在甘泉基本都看到了;市里面还没有想到的,甘泉也在思考和推动了”。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也更加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未来,我们将踔厉奋斗,实干为王,把“六个圈层”箍牢扎紧,为“幸福甘泉 乐龄社区”添好每一砖、每一瓦,让甘泉人民的生活更有盼头也更有甜头,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更多资讯
-
面积超大、宠物友好、夜间也开放…打卡这家艺术场馆2024.8.30
马上就将迎来人从众的“五一”假期了,哪里有轻松有趣、老少皆宜的活动?来这个坐落于美丽的静安苏州河畔、总面积达4600余平方米的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观展,或许是个不错的体验哦! 从地铁1… 查看详情 >
-
从上海县到闵行区,1949年后上海的变迁你知多少?2024.4.30
勾勒上海发展的线索,描摹上海的历史风情。如何用最少的文字,将大上海的发展脉络说清楚?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第十二季,我们邀请了沪语… 查看详情 >
-
共506户!嘉定这一住宅地块项目规划出炉2024.4.30
@嘉定的小伙伴们, 菊园新区这一住宅地块项目规划出炉, 详情如下 嘉定区菊园新区JDC1-0404单元50-01地块项目建筑方案 基地东至柳轩路、南至环城路-洋泾支河、西至城北路、北至陈家山路,规划用… 查看详情 >
-
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启动,推出摄影展、主题话剧等系列活动2024.4.30
4月29日,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在杨浦区228街坊启动。4月29日至5月4日,228街坊将举办“人民城市新实践”摄影展、同济大学《暖·光》话剧展演、青春秀2.0—228 Live House草地音乐会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