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主线隧道贯通明年通车,穿越核心区为何历时8年余
来源:上观新闻2023.7.26
随着直径15米超大盾构“建功号”25日缓缓进洞,北横通道东段隧道段全面贯通。“这意味着整个北横通道新建工程主线隧道正式贯通,为明年通车奠定了基础。”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董事长、北横通道工程现场指挥部指挥黄国斌说。
北横通道工程平面示意图
全长约19.1公里的北横通道有“上海东西向第二条交通大动脉”之称,曾被业内誉为申城一号交通工程,足可见其重要性。从2014年12月开工以来,有关北横通道的建设进展伴随了上海市民8年有余,为何历时如此之久?
开工前已酝酿30年
相比北横通道的建设周期,其规划酝酿了更长时间。
在位于周家嘴路和安国路交叉口工地的地下10米处,记者看到了刀片缓缓转动的掘地神器“建功号”。而在初步方案中,“地下”“隧道”“盾构”这些字眼几乎不曾出现过。
据历史资料,北横通道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预留规划,最早设计思路是全线高架,和如今部分高架、部分隧道的最终方案还有着不少出入。初步方案迟迟没有落地,最大原因来自技术掣肘。若采用地下施工,彼时工程技术尚不能做到;若采用全线高架,对周边居民和交通影响则较大。
此后30年,有关建设北横通道的设想暂被搁置,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其落地带来可能。
北横通道东段工程平面示意图
2013年6月末7月初,北横通道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根据《解放日报》2013年报道,贯穿六区的快速通道——北横通道专项规划(草案)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官方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强调,北横通道是上海市内环内“三横三纵”骨架性主干路网的组成部分。
从交通上来看,北横通道一大功能是解决“城市病”——拥堵问题。天目路立交当时尤其典型,是交通拥堵的“老大难”路段,有关方面之前一直寻求疏导之策,但收效甚微。从长远来看,北横通道作为第二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还要缓解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据2013年《解放日报》报道,由于地理环境、铁路通道等因素制约和长期发展不平衡积累等原因,苏州河以北四区普陀、虹口、杨浦和原闸北的发展相对滞后。报道提到,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大推进建设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中,就包括北横通道。
到了今天,真正落地的北横通道西起北虹路中环线,东至周家嘴路内江路,横跨上海长宁、普陀、静安、黄浦、虹口、杨浦6个行政区,涉及17个街道、2个镇、67家居委会。地下隧道段长约14.7公里,其中西段隧道长7.8公里,东段隧道长6.9公里。其走向是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方向,不断调整线型走向,为的也是更因地制宜,助力沿线经济发展。
西东线尚未正式联通
2021年6月,北横通道西段隧道已经正式通车。东段隧道今天贯通之后,何时能够与西段彻底联通?为何建设周期长达8年多?
黄国斌告诉记者,从主体结构来说,西段和东段已经相连,建设团队还将继续抓紧推进隧道内部结构施工。比如,主线机电、装饰、沥青和交安设施等附属工程,还有消防、交通等验收工作,到明年才能全线通车。
“在超大型城市市区推进规模这么大的地下工程,困难是很大的。”他说道,西段和东段虽然进度有先后,但各自都面临了很大难点。这也是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
北横通道虽和延安高架同为东西向动脉,但城市发展到今日,北横通道穿越时面对的建筑体量更大、管线更加密集。以东段为例,城投公路集团北横通道新建工程东段项目副指挥蔡芸飞说,东段施工作业面多在道路下方,面临着管线密集、作业面狭小、交通组织难等问题。“而且东段地下是砂质粉土层和粉质黏土,分布不均匀,自立性差、含水量丰富,如同在米缸里穿越一般,这又提高了施工难度。”他表示。
2021年9月29日、12月10日,参与北横通道东段建设的两台超大盾构——“建功号”和“纵横号”从不同工作井始发,相向而行,辗转一年多时间,终于在安国路井“会和”。即便碰到春节和重要节假日,项目团队和建设者也没有停工,连续施工冲刺。
戚颖璞 摄
负责“建功号”掘进的上海建工项目团队介绍,建设中首次高难度穿越施工是2022年1月成功穿越轨道交通10号线,与运营中的10号线上、下行线竖向间距仅为8.1米和7.5米。除了距离近,复杂的土层情况也是穿越的重难点之一,盾构姿态、沉降控制不能有任何偏差。在穿越中,建设团队模拟多种情景,聘请专家团队并制定穿越方案,做好详细预案,并逐一展开对比验证,以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一条道路带动管理和技术进步
据工作人员介绍,北横通道的东段最深位置在周家嘴路高阳路,隧道上方的覆土为30米左右,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那么,地下掘进是否会扰动周边?
自4岁起便住在周家嘴路沿线的75岁老人杨明洲,一直十分关心北横通道的建设进展:“造北横通道的时候,工作人员多次带着设备来家里监测,确保我们小区不会受到影响。”
戚颖璞 摄
在长达8年多的穿越中,北横通道不仅拉动有效投资,助力路网优化,也全面带动了上海工程领域的管理和技术进步,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穿城搭桥”。
记者从城投公路了解到,北横通道工程在上海首创“业主主导、BIM专业咨询、各方参与”的管理模式,探索工程建造运维一体化BIM+GIS技术,做到方案比选、虚拟拼装、设计交底、竣工移交的可视化。其优势在于,建设效率更高,同时提升工程质量。
BIM技术模拟隧道运营
以前在建设工程时,常常要碰到问题,再想着怎么去解决。在北横通道建设中,这一模式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托BIM技术创建的施工现场管理平台,纳入了沉降变形、水位、扬尘噪声气候等各类指标,实现全过程自动化监测,“智慧工地”28种要素都能在现场智能监管。其优势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控力度,进一步降低工程风险。
在技术层面,北横通道西段到东段14.7公里的隧道中研发应用了微扰动施工综合技术,形成了我国建筑史上超大直径盾构穿越中心城区密集建筑物的典型案例。
记者梳理发现,早在西段工程盾构施工中,就在上海特有软土层内创造了数个国内之“最”。其一是直径和长度之“最”,北横通道工程西段隧道段直径及长度是目前国内中心城区已建地下隧道中规模最大的;其二是穿越建筑之“最”,北横通道盾构隧道工程是目前国内盾构穿越建筑最多的;其三是穿越地铁之“最”,北横通道全线共13次穿越、跨越轨道交通线路,西段工程已完成9次穿越,其中北横通道主线盾构下穿11、7号线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是目前国内下穿运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中盾构直径最大的工程。
盾构远程监控巡航控制系统
此外西段隧道还在全国首创多项工艺,如清水混凝土免装饰混凝土工艺。蔡芸飞介绍,东段将延续西段设计,隧道内将继续应用这一工艺,机电设备将保持明敷简装,用自然质感替代隧道传统装饰环节,更加低碳节能。继续采用上下车道叠放的方案,最大程度做到中心城区有限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环境友好。
北横通道将于2024年全面建成通车,将成为虹桥枢纽到浦东新区的快速新通道,服务北部重点地区的中长距离到发交通,影响长三角区域城际交通网络格局。届时市民从杨浦开车到虹桥机场,在不堵车情况下,只需要30分钟车程,比起以往走内环大大节约了时间。
更多资讯
-
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打造江南韵味新形象2024.4.30
记者日前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自去年开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已呈现出生态绿色、缤纷靓丽的城市景观面貌,一起来看↓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嘉戬公路博乐南路东北角绿地看到,由2… 查看详情 >
-
228街坊焕新蝶变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开启→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变一周年,有着怎样的新面貌?这片“二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摇身一变,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潮流地,还建成了沪上首个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市工人新村建设发展历程的综合性文化展馆——上海工人新… 查看详情 >
-
产业互促:园区与企业聚力共赢2024.4.30
编者按: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缘分开始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 查看详情 >
-
一个家族传承1600多年,人才辈出,有何密码?沪郊枫泾发布一批文史资料2024.4.30
追踪消逝岁月,打捞湮没史迹,梳理历史文脉。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区枫泾镇朵云书院枫泾店内,《清代名儒谢墉》《枫泾文脉》首发仪式举行。这是继《清代状元蔡以台》《围棋国手顾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丛书之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