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浙交界地,一次改名让这座产业园变得“左右逢源”?
来源:上观新闻2023.8.4
几年前,记者到金山区枫泾镇采访,曾多次听当地干部对一个产业园津津乐道:一期厂房还没竣工,已完成了全部招商。
这个园区名叫临港金山先进制造业基地,是金山区与临港集团“区区合作 品牌联动”的产物。据悉,后来,园区又启动了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可惜竣工时碰上疫情,招商也停滞了下来。
近日,记者前往探访,却发现这个产业园的名字变了,成了“枫泾医学装备产业园核心示范区”。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临港团队和枫泾镇共同打造的这个园区去化率达70%左右,“战绩”在临港集团几十个产业基地中名列前茅,令人惊讶。
一头承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对于上游“制造装备”环节的补链需求,另一头承接长三角生物医药企业谋求“升级发展”的需求——在园区负责人看来,改名的背后,是沿着特色产业园逻辑进行产业开发的探索,也是一个远郊产业园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改名
园区一期6号楼,是安及义实业(上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走进高大开阔的厂房,只见里面排列着一个个制药装备模块,大多由管道、反应罐等构成,一般模块如集装箱大小,最大的生物反应器高达9米,十分壮观。
“一般的制药模块,售价在几十万、上百万元,大的模块则要达到千万元级别,甚至亿元级别。”公司生产主管周小波说,去年订单来不及做完,所以今年前几个月特别忙,一直在加班赶单子,最近,车间里回归到了正常的生产节奏,“预计今年产值与去年持平,大约4亿元,订单略增,可达4-5亿元”。
安及义是在园区从零成长起来的医药设备企业。2017年,公司在园区一期租下一栋3000平方米的厂房,之后,又在隔壁租下2栋厂房,去年,在园区三期再租一栋5500平方米的厂房,短短几年,面积增到最初的5倍。与此同时,产值也成倍增长,2018年建成投产,2019年产值超1亿元,2020年产值超2亿元,2021年突破4亿元,去年和今年产值仍不低于4亿元。
作为园区的代表企业,安及义快速成长的故事,印证了园区开发团队对于医学装备产业的预判,也为产业园改名作了注脚。
园区负责人王佳迪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园区正式启动二期、三期厂房的招商工作。启动之初,团队先对产业定位进行了深入梳理分析,最终决定,将原先的“装备制造”产业定位进一步细化到“医学装备制造”。
因为,他们发现,园区和枫泾周边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只不过还比较分散,而临港集团向来十分关注生物医药产业,但其他基地各有侧重,比如奉贤主要围绕“药”来做、松江主要围绕“检测”一块,如果枫泾聚焦到“医学装备”一块,正好可以补上“生命健康”产业对于上游装备制造的布局,从而在看似同质化的产业导向中找到更精准的错位发展空间。
而且,他们在调研中也发现,长三角不少生物医药企业到了“升级”发展阶段,正谋划搬到上海,以更好地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而枫泾作为沪杭大通道上的节点性城镇,无疑是一个成本较低的价值高地。而另一头,这个园区的定位进一步明晰,也让沪上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有了更多承载空间。
如此,在整个长三角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上,园区找到了一个“节点”性的功能定位。
今年上半年,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并正式打出新名号——枫泾医学装备产业园核心示范区。找准赛道,锁定目标客户,精准对接产业资源,广泛开展宣传推介,园区的招商引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园区三期厂房共有16幢厂房,总面积9万平方米,目前去化率已达到80%。其中,13号楼眼下正在装修,引入的项目将致力于一种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带头人是上海市区一家大医院的医生,将在这里推动研究成果的生产转化。
而园区一期的老客户春宜药包,也在三期再租下了5000平方米的空间,准备开展新型环保材料的研发、生产。“我们总部在江西南昌,这些年正在推动研发升级,但一些专家教授不愿意去那么远当顾问,更别谈招引年轻人才了;我们的大客户和知名供应商也是如此,他们从美国坐10多个小时飞机到上海,还要再坐4小时高铁到江西,感到十分不便。”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志莉道出了在上海布局的理由。
这两家企业的故事,也展现了产业园“左右逢源”的喜人态势。
劝退
在园区一期,有一栋厂房的租约将于今年底到期,落户其中的企业是园区当年引进的首批客户之一。但王佳迪告诉记者,“我们劝他别续签了,目前已帮其找到了新去处”。
在不少产业园招商艰难的当口,为何还要劝退既有的客户?“一来,这家企业是做汽车零部件的,与我们的产业定位不匹配了;二来,该公司的产出较低,已达不到园区现在的目标要求。”王佳迪坦言,该公司租赁的是一栋“火车头”式独栋厂房,由单层大跨度厂房+三层办公空间组成,能同时满足企业研发、办公、生产的需求,属于稀缺资源,特别受客户欢迎,腾笼换鸟后,能引进更优质的医学装备类企业,“对于老客户来说,我们和镇里一起帮忙找到的新厂房,成本更低,他们也欣然接受”。
敢于劝退老客户,园区也是有底气的。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园区已婉拒了五六家意向客户,并把信息“转”给了金山区有关部门,这几家企业的厂房需求超过1万平方米。婉拒的理由,还是与产业定位不匹配。“从前期招商形势来看,我们已基本没有招商压力,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选择更合适的项目,如何做强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园区看来,当年一期厂房受欢迎,是因为其明显优于远郊传统厂房,不仅外观大气漂亮,“火车头”设计也十分独特,车间跨度大、高度达11米,充分满足了装备制造类企业的需求。但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产业定位进一步明晰,园区产品(即厂房)也需要进一步升级,才能更好地满足医学装备类企业的需求。
据了解,最近,园区正在酝酿对三期厂房进行电力增容。因为,医学装备类企业不少有制冷、GMP车间等配置,对每平方米用电需求至少要翻一番。同时,基于这类企业的特点,园区还将对排风管道进行改造。另外,考虑到医疗器械原材料和成品设备体积都较大,园区还需要对物流通道进行调整……“我们开发产业园,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深耕区域,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
8月2日,园区二期综合楼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区房管局牵头的8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此番前来是对这栋楼的使用性质调整进行联合核验。核验完成后,这栋楼的3、4、5、6层的使用性质,将由原来的工业厂房调整为保障用房,不久后可以打造出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
“这是根据特色产业园的特点和需求而争取的调整。”王佳迪告诉记者,以前,作为一般的制造业园区,企业员工大多是产业工人,他们上下班十分规律,企业也在外面安排了集体宿舍,但现在,随着医疗装备类企业在此布局研发中心,园区里的研发人员越来越多,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到很晚……配套人才公寓等功能,也是产业园产品升级的需要。
集群
中午时分,园区食堂热闹起来。此时,宏景智驾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厂长牛培路赶了过来,应邀和园区招商经理杨鹏一起吃饭,开起了微型“企业午餐会”。
原来,产业园有一项“企业午餐会”制度,每周二、周四中午,园区运营服务团队会邀请1-2位企业负责人到食堂边吃边聊,倾听企业对园区绿化、停车、维修等意见,对职能部门服务的诉求和建议,以及在人才、融资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如此,既不耽误企业家的时间,也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我今天只提了个小意见,就是园区三期还没有小卖部等,得到回应说今年四季度就会有超市入驻。之后,我们主要聊了聊当前的产业发展形势。”牛培路说,公司去年刚入场办公,目前有9位研发人员到位,之前也曾多次参加园区的问卷调查,遇到问题总能得到及时解决,“在园区帮助下,企业正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在申报一项区级人才奖励……”
在园区负责人看来,集中做一个特色产业集群,也能更精准地提供服务,更高效地匹配产业资源。
春宜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志莉告诉记者,研发人才紧缺一直是公司的痛点,而园区服务团队通过整合临港集团的生物医药产业资源,帮助企业“链接”上了产业链,不仅经常分享技术交流机会,还推荐了好几位研发人才。
今年3月,园区成立金山区首个产业集群工作专班——医学装备产业工作专班,集合了区职能部门、枫泾镇、枫泾工业区、临港集团等各相关负责人,并搭建企业导入组、产业研究组、企业服务组、政策服务组、综合协调组5个小组,围绕一个特色产业,协同发力做要素集聚。
以前,产业园开发的抓手是“项目”,而现在的抓手,则变成了“产业研究”。工作专班成立后,每周都会组织学习会,一起学习最前沿的产业知识和优秀案例等,从打造特色产业园的角度考虑产品、服务与客户、产业之间的适配性,并形成了头部企业、投资机构、科学家三张“作战图”,按图索骥,开展招商引资、精准服务。
最近,在政府部门和临港集团的牵头下,产业园准备拿出一栋楼打造功能服务平台,为医疗器械类企业提供注册、办公场地、过程监管等,并将通过“基金+基地”的模式为优质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为创新项目提供孵化、转化、转移的空间、资源。未来,园区还将开展“产教融合”,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招引人才提供一定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工作专班的高效运转,金山区还在园区试点探索企业准入由“审批制”变为“备案制”,使企业落地效率大大提升,从1个月缩短至2-3天。上个月,园区就有3个产业项目通过“备案制”落地,其中一家特种照明公司目前已进入厂房装修阶段。
园区还建成了一个“专家顾问库”,里面都是生物医药界的“大咖”,不仅可以帮助园区做产业研究和研判,定期为园区团队和企业家上课培训,还能在企业申报科研项目或科研遇到瓶颈时提供答疑辅导。
“顾问库里的专家,基本都来园区调研过。”令王佳迪印象深刻的是,华理生工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庄英萍在调研时,提出了一个特别好的建议,“她说,这个产业园不仅要围绕制药装备来做,还可以延伸到生物合成、化工合成装备,它们的工艺是相通的;也不要局限在枫泾做,还可以在金山区内探索区域联动、产业联动、招商联动”。
更多资讯
-
面向上财等高校毕业生推介,一批上海中心城区保租房项目提供优惠活动2024.4.28
4月26日,杨浦区“青春‘杨’帆、助力安居”——保租房进校园推介主题活动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杨浦区房管局积极响应全市开展“保租房进校园”的活动号召,筛选推介了一批房源适配、租金适合、区位适宜的保租房项… 查看详情 >
-
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个保障性租赁住宅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2024.4.26
近日,由张江高科开发建设的集睿公寓(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5b-6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为该项目2025年三季度精装修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吹响了项目建设新阶段的号角。 集睿公寓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查看详情 >
-
首批封顶!嘉定这片郊野新居预计年底完工2024.4.25
近日,外冈镇郊野单元01-01地块征收安置房项目首批建筑主体结构封顶。项目预计今年四季度建成,届时将提供2940套优质房源。该基地东至吴塘、南至野黄泾、西至规划百泉路、北至规划汇旺路,总建筑面积359… 查看详情 >
-
科技回归都市,上海郊区怎么办?2024.4.25
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正影响上海。对上海中心城区,这是明显的机遇。对上海郊区呢? 有人说,上海郊区现在很尴尬。比氛围、比功能,比不过市中心。比成本、比空间,好像也比不过周边城市。 也有人说,得换个角度看。…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