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厂房”到“卖服务”,青浦这家经济小区成为企业贴心“娘家人”

来源:上观新闻2023.8.9

办理一张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要开哪些证明、办哪些手续、找哪些部门?为了让所有环节都能无缝对接,在正式办理手续之前,50多岁的全娟特意去青浦区应急管理部门详细咨询了这些问题,把每一道手续都提前演练了一遍。“提前排好节点、算好时间,才能确保公司在迁移过程中开展业务不脱节。”

全娟并不是危险品运输公司的负责人,而是上海新城经济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此前,一家从事液化气运输业务的公司要从其他区搬迁至青浦,由于业务领域特殊,搬迁过程中涉及不少许可证件的注销和变更手续。“所有细节都谈完了,但企业还是有顾虑:迁移过程中,万一有些许可手续的有效期出现空档,这头注销了、那头还没办出来,开展业务就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和法律风险。为了让企业放心搬迁,我们的招商团队替企业去咨询、去提前办理,前后忙活了两个礼拜,最终让这家运输公司平稳完成迁移。”如今,这家公司已是上海新城经济区的纳税大户之一。

跨前为危险品运输公司咨询信息、办理手续,是上海新城经济区的“店小二”们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的缩影。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成立已有30年的经济小区,上海新城经济区近年来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从早先的“卖厂房”到如今的“卖服务”,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娘家人”。

位于青浦赵巷、紧靠318国道的上海新城经济区成立于1993年。上海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云告诉记者,所谓“新城”,和现在所说的“五个新城”含义并不同,取“打造集聚产业的新城”之意,当时上海以“新城”命名的经济小区并不只有这一个。由于承接大虹桥开发的辐射效应,加上沪宁、沪杭、沪青平高速等交通要道在其周边纵横交错,区位优势明显,上海新城经济区成立之初就在私营经济发展领域崭露头角。

上海新城经济区初创时期的招商标语

上海新城经济区原大门口

“当时建设了一批标准化厂房,起初规划面积350亩,后来实际建设面积不断扩大。到1995年,新城一区千余亩土地上的厂房就呈‘爆满’状态,此后又陆续开发了新城二区、三区,开发面积一度达8000亩左右。”陈雪云告诉记者。不过,随着此后青浦乃至上海的区域经济发展重心逐渐从数量转为质量、从粗放转向集约,单纯靠铺面积、建厂房来发展产业的思路已难以为继,包括“新城”在内的一批“经济小区”面临转型。“到2003年,新城三区划归青浦工业园区管理;2015年,新城二区被列入上海市产业园区转型试点,2017年被划入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园区土地、厂房面积减少,对我们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二区、三区陆续被划走后,新城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仍在,但“卖厂房”显然已不是重点。上海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萍告诉记者,目前园区注册型企业已多于实体型企业,占到总数的八成左右。“一方面,我们通过调整招商重点逐渐转变园区企业的类型结构,逐步减少低效制造业企业数量,围绕智慧商贸、软件信息等重点产业方向进行招商;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招引一批生产制造在长三角其他城市、总部和研发中心在上海的数字经济企业。”

不久前,园区招商团队在和意向投资企业接洽过程中,同一家主要投资新材料、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公司取得了联系。“在这个产业领域内,不少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在长三角区域有生产制造业务,而青浦又在推动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具有无可比拟的政策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势。我们马上向这家投资公司推介了相关政策和产业链资源,目前对方已初步确定投资意向。”

成为企业“娘家人”的同时,新城经济区也利用自身创立时间长、企业人脉广的优势,把不少企业主发展成了“编外招商员”,通过“以商引商”的方式不断延伸区域产业链。“上海喜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6年落户,公司总经理金海燕就是我们的‘编外招商员’,不仅给我们介绍了不少医疗器械企业,还邀请园区招商团队一起去北京等地开展招商,如今已为园区招引了上百家企业。”陈雪云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新城经济区累计招商户数近2万户,30年来已上缴税金180亿余元。“新城经济区的历久弥新,是赵巷经济活力和动力的代表。我们将抓住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等机遇,持续招引一批大项目和龙头企业,用精细服务不断做大赵巷的企业‘朋友圈’。”赵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