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音乐、电竞……“公园+”活动,拓展上海公园的可能性

2023.8.25

除了休憩锻炼、感受自然,公园还可以提供什么?

在上海复兴公园,大草坪上举办过音乐快闪,“公园+科普”活动中搬来了“复兴号”动车组部件,8月26日即将开张的市民园艺中心可提供花卉消费、园艺咨询、科普宣传等服务,一路之隔的INS复兴乐园将打造为电竞空间。

静安雕塑公园,除了公园里的常设雕塑装置,还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推出花艺雕塑、绘画艺术、人物造型展,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合作开展科普直播导览,引入艺术机构举办书画展,9月将有第七届静安国际雕塑展。

为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上海的公园自2021年起积极推动“公园+体育、文化、音乐、艺术、戏曲、红色资源”多元发展模式。截至2023年8月底,全市各区已经举办各类主题功能拓展活动100多场。

拓展公园的可能性

复兴公园有5个特别的椅子,半黑半金,中西合璧。黄浦区绿化管理所公园管理科科长臧军介绍,这是“斐茗椅”,“斐”指coffee咖啡,“茗”指中国茶,以座椅为载体,呈现“咖啡与茶”的中西文化交融特色,与复兴公园这座法式园林风格相契合。座椅创意源自于“2021年复兴公园公共艺术大赛”,正是“公园+”的生动体现。

复兴公园的“斐茗椅”

臧军表示,以“复兴公园公共艺术设计大赛”为代表的“2021年环复兴公园艺术季”活动,为百年公园带来新锐而鲜活的艺术色彩,并为青年设计师搭建了创意展示舞台。面向在校学生和青年设计师,首届活动就征集到200多件作品,部分已经在城市公园落地。绿化部门还联手相关部门向社会征集认建认养,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投资,把优秀作品变成真正的城市家具。

眼下,第三届“环复兴公园艺术季”正在进行中。“今年开始,我们将活动往城市街区进行拓展,而不仅限于公园,让设计者有更大的空间去想象和发挥。”臧军说,今年将继续举办青年公共艺术设计大赛,鼓励青年设计师以“环复兴公园”五条美丽街区范围为基础场景进行创作。

 

最近,静安雕塑公园正在为第七届静安国际雕塑展做准备,展品预计下周入园安装,9月20日开幕。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公园科科长徐信侬介绍,公园这些年不断调整策展方案,今年将引入声光电,通过行为艺术、张贴手绘等形式拓展雕塑的表现方式,除了主展区,还有9个衍生点位,覆盖菜场、居住区、商业区、学校门口等,以此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公园观展。

不仅是雕塑公园,静安区多个公园通过与艺术高校、科普教育机构、社会专业机构的合作实现了功能拓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协助下,闸北公园在5月开展了“走进城市江南园林,发现自然和谐之美”的科普直播导览活动,观看量约26.52万人次;接下来,大宁公园也计划结合植物特色举办科普导览直播。

呼应市民需求,增强体验感

近年来,“公园+”由点及面,逐渐拓展到上海全市。

2021年,在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与市教委联合推动下,黄浦、静安、长宁、徐汇、虹口、闵行、浦东等7个区,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古猗园3座市属公园和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大学等8所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公园主题功能拓展。2023年,“公园+”活动已拓展至全市16个区,共涉及45个公园,计划拓展活动超百场。

为呼应市民日常游园需求,各公园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关注“公园+体育”、“公园+科普”等年轻群体感兴趣的内容。虹口区鲁迅公园开展全民科学健身,依托“公园+体育”的开放共享理念,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优环境的休闲健身环境。奉贤区充分发挥上海之鱼公园群的优势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BULU自然学校实现“公园+教育”的拓展延伸,已开展100组亲子研学活动。

公园在丰富内涵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品牌建设。以黄浦区“环复兴公园艺术季”、静安与上戏“公共文化校地共建基地”、上海古猗园非遗主题公园打造等为特色的公园主题功能拓展已形成长效机制。古猗园在上海书展期间举行“行走江南”阅读城市主题活动,围绕“文化+阅读”营造浓郁的“书香园林”氛围,打响了“上海文化”品牌。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