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G15嘉浏段72%突发事件靠AI自动识别

来源:上观新闻2023.9.11

一天凌晨,两辆小轿车在G15嘉浏高速突发碰撞事故。事故发生后不到半分钟,驾驶员还没有来得及拨打电话报警,AI系统已经通过视频监控自动识别事故,并将救援指令推送至救援人员手机。事故车辆的车牌、事故录像、位置信息也显示高速智慧运管平台大屏上,供管理人员阅览。

G15嘉浏段是上海首条通过改造实现智慧化的高速公路,于7月30日正式通车。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今天(9日)从隧道股份城市运营了解到,嘉浏高速自通车以来,应急处置到位速度、日均车流量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35%、49.6%,72%的突发事件已通过AI系统自动识别报警。

传统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监测,依赖市民报警、中控中心视频监控。在改造过程中,嘉浏高速“植入”AI算法、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边缘计算等“装备”,大大提升发现和处置效率。隧道股份城市运营嘉浏高速项目部负责人黄波表示,发生突发事件之后,AI不仅能自动识别事故类型、判断事故位置,还能智能研判救援所需资源和最佳施救路径。

交通流量等数据可精准管控。当一辆车开上高速公路,远在数十公里外的管理中心就能实时掌控这辆车的车牌、载重、车速、超限、所处车道等信息。当AI系统掌握了嘉浏高速上所有车辆的数据,就能感知整体交通态势,精准短时预测交通状态,预报交通事件影响情况,同时形成智慧高速交通管控策略,有效减少或缓解拥堵。

除了管理车流车辆,高速公路本身也在监测范围内。“高速公路的路面状态、结构状态都会影响行车安全与行车体验。我们借助数字化手段实施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保证其长期处在健康的运作状态。” 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数字化管理中心主任李志晟表示。

嘉浏高速的道路结构安装了大量设施健康感知监测设备,如同接入24小时“心电图”。从路面积水、冰结等突发情况,到坑塘、车辙等传统病害,都能实现超阈值后风险自主预警,通过提高设施缺陷病害的识别效率范围,给高速公路“治未病”,在养护中化大修为小修。

截至8月30日,嘉浏高速一个月通车总流量428.3万辆,平均每天车流量为13.4万辆,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6%,促进上海进出城门户、交通主干动脉畅通无阻,助力完善国家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隧道股份城市运营表示,下一步会增强智慧高速与车端协同体系,复制推广前沿的运维管理理念,让更多高速智慧化升级改造成为样板示范。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