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见缝插针”的城市更新,打造活力“金角银边”

来源:上观新闻2023.9.26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杭州亚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近年来,全国各地以打造健康中国为抓手,不断完善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体育设施,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在上海,种类丰富的体育设施通过“见缝插针”的形式嵌入市民生活,城市空间的“边角余料”蜕变成为体育锻炼的“金角银边”,日益健全的“15分钟体育生活圈”勾勒出全民健身的“幸福半径”。

面向未来,上海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助力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

目前,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新增体育设施面积达55万平方米;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让市民身边的高品质健身活动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特别是,有着“魔都最美健身步道”称号的黄浦滨江健身步道,已成为上海马拉松的必经之地。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与滨江岸线绿带以及主题公园,共同构成“一带三道七园”的空间格局。沿途设置的各类公共配套设施,为市民健身锻炼提供了便利。

深化“体绿融合”,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是创新体育设施供给方式的一个重要尝试。

体育公园并不是简单地在公园中建设体育场地,而是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体育设施有机嵌入其中,充分依托自然环境打造运动场景。上海五星级公园之一的闵行体育公园,将运动休闲融于独特的环境景观之中。园内体育场馆区、热带风暴水上乐园、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山坡长滑道、迷你高尔夫球场、游艇和垂钓等体育项目设施,为市民日常休闲、体育活动和亲近自然提供了去处。

充分盘活闲置资源,“边余角料”也可成为“金角银边”。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早,正处于城市更新时期。位于宝山的三邻桥体育文化园是上海第一个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更新项目。

这里曾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上海日硝保温瓶胆厂。随着周边社区增多、人口密度上升,相关部门意识到可在保存城市记忆的同时打造一座以体育服务功能为主的综合体。通过把老旧厂房改造成具有体育、休闲、餐饮和娱乐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展篮球、游泳、攀岩、跑酷等专业运动和项目培训,老厂房变身成为体育文化产业集聚地、体育服务综合体。

尽管上海在体育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与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调查发现,上海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数量不足。有65.47%的市民认为,上海体育设施数量不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二是类型不够丰富。当前,体育设施多以室外场地和大型体育场馆为主,总体类型较为单一。有48.1%的市民认为,本市体育设施类型较少,体育设施类型与市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尚不匹配。

三是利用不充分。一方面,楼顶、桥下和河边等闲置空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学校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等资源未能充分盘活。

四是布局不便捷。体育设施辐射范围、功能设置未能较好地与人口要素、市民需求紧密结合。尤其是“15分钟体育生活圈”尚未完全覆盖。调查发现,仍有35.2%的上海市民步行到居住地附近的健身场地用时15分钟以上。

五是力量不凝聚。各单位、部门在体育设施建设中缺乏深度合作,社会力量参建、参营体育设施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并且相关补贴政策、审批流程、验收手续等仍不完善。

在打造健康中国的背景下,更好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健身需求,应进一步贯彻落实“释放存量、扩大增量、功能复合、立体开发、绿色低碳、全民共享”的原则要求。

一要以精准化供给为导向,树立体育设施“全龄友好、全周期可用、全运动可参与”的“三全”理念;二要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重塑人民群众体育锻炼智慧化体验;三要以场景化改造为杠杆,打破传统体育场地拓展思路,塑造更加浓厚的运动主题氛围。

完善的体育设施不仅是全民健身的“奠基石”,还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更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亚里士多德曾言:“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体育让城市更具活力。

(作者: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教育学院 刘瑞超 上海体育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郑家鲲)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