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公园,“邂逅”大批中外雕塑!闵行“公园+文化”彰显城市品质与温度

来源:上观新闻2023.10.8

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闵行文化公园与浦江郊野公园隔江相望,以“一区两岸,一城双展”的联动形式,同时开启“漫步”上海闵行国际雕塑展和浦江森林艺术季“无墙美术馆”展览,34件多元融合、突破创新的城市雕塑作品亮相,为市民带来全新的自然和人文相互交融的城市漫步好去处。

作品《哥俩好》作品《哥俩好》

落户闵行区文化公园的“漫步”2023上海闵行国际雕塑展,汇聚了来自德国、韩国、哥伦比亚以及中国的著名雕塑家的共计15件(组)作品,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格调。这些风格迥异的雕塑作品,展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在空间艺术中彰显文化自信,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品《海洋女神》作品《海洋女神》

作品中积极探索未来城市的数字生态,与闵行区始终秉承的创新、开放的理念相得益彰。走近这些雕塑作品,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德国雕塑家的精雕细琢,韩国雕塑家的细腻之美,泰国雕塑家的奇幻创意,南美洲哥伦比亚艺术家们的独特灵感,以及中国雕塑家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作品《蜗牛家园》作品《蜗牛家园》

跟随艺术家们极富创造力的艺术表达,不断调整“漫步”其间的节奏与呼吸,观众将置身于艺术作品与自然景观交织的奇妙世界。

作品《永恒》作品《永恒》

在黄浦江的另一岸,作为浦江森林艺术季的核心展览部分,19件雕塑作品“散落”在浦江郊野公园里,分别从“自然家园”“绿色维度”“林野幻象”三个方向展开,打破了传统展览场地的界限。

宋陈《行走的山水》宋陈《行走的山水》

一座座雕塑巧妙地融入了树林之中,与自然相互映衬,强调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林感共生的理念。广大市民可以在大自然中欣赏艺术作品,带来对自然的全新感知。

沈也《樽》沈也《樽》

在这些雕塑作品的沿途,还散落着一些五彩缤纷的帐篷绘画综合艺术作品。艺术家们在帐篷上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图案,为游客提供了临时的休息和观赏空间。

现场艺术帐篷区域作品:朱敬一《野山小狗的家》现场艺术帐篷区域作品:朱敬一《野山小狗的家》

“让市民在家门口可以就近享受到有品质、有情怀、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闵行区秉持“公园+”“+公园”理念,注重生态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成果落地,持续把文化浸润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在“绿化+文化”方面不断拓展公园功能,将美好生活融合在美丽城市的建设中,并力求更高的艺术境地,既不懈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最大限度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开放包容、更具活力、更显魅力、充满温情的人文之城。

此前,历时一年的“在一起·JOY BROWN雕塑展”,通过13件作品向观众讲述人与家庭、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彼此间的联系和羁绊,传递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归属、有梦想的城市艺术故事,勾勒出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富有精神意义的城市空间景观,希望进一步唤起社会群体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守好自然的信心和决心。

“闵行区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长三角城市雕塑与街具公共艺术创意设计大赛”等一系列创意设计赛事紧随其后,以“打造满足现代城市需求,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城市雕塑与街具”为目标,相继在闵行区举办。一批优秀创意设计作品得以落地闵行城市家具公园和虹桥商务区公共绿地,转化为市民家门口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美好风景,成为城市街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元素。

未来,随着闵行文化艺术节的持续举办,越来越多的优质艺术资源将落地,浦江郊野公园、闵行体育公园、闵行文化公园、滨江绿地等更多的公共空间也将持续叠加多元艺术形式,深入探索实施公共空间文化“微更新”改造,不断优化提升功能品质,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展现城市之美、空间之美、艺术之美,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美宜人、便捷可达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和户外休闲好去处。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