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上海应构建社区嵌入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来源:上观新闻2023.10.12

上海日前提出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将供需日趋平衡的体育健身设施和不断提升的市民体育素养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照这一建设目标,我认为市民身边的社区健身设施和健身服务应予以完善。

以我居住的长宁区为例,作为中心城区,长宁区规划早、人口密集,在拓展老百姓身边的高品质、多样性健身空间上存在健身场地面积不足、体育设施分布不均、体育专业指导不足等问题。

因此,当前上海的全民健身工作,要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融合化、智慧化、品质化为目标,围绕居民“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体育场景需求,融入“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行动,建设全人群、高品质的社区嵌入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因此我建议:

一是要多方位供给,盘活存量体育资源。建议建设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将其作为综合型、枢纽型机构,向社区进行功能辐射,实现“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同时结合“两旧一村”改造、城市更新等,挖潜进行补建改建,充分利用盘活各种边角地、闲置空地、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可用空间,建设嵌入式健身设施,加强空间复合利用;此外还要链接社会各方资源,加强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和合作,向市民开放体育资源,不断提高各类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二是多元化融合,推动体育多维发展。积极构建全龄友好型体育设施资源发展模式,如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实现“体校融合”,开放科研院所场地资源实现“体院融合”,推进社会化体育资源由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方式实现“体商融合”,推进敬老院建设长者运动之家实现“体养融合”,由专业人员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实现“体医融合”等等,实现“体校、体院、体商、体养、体医”等多维度融合发展。

三是提供专业化指导,扩大人群覆盖面。推进“年轻化、专业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让更多年轻、专业的爱好者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新力量。健全和完善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功能,加强人员配置,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居民科学健身等方面的作用,加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完善体育服务配送体系。

四是数字化赋能,提升资源利用效能。以智能物联为基础,链接社区运动健身中心及周边社会体育场地资源,并纳入“一网通办”查询预约使用,实现“一码健身”,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民健身服务。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