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力“新基建”:重大项目100项,三年后要建成全球网速最快的城市之一

来源:上观新闻2023.10.20

到2026年,上海要率先迈入全球双万兆城市行列,成为全球网速最快、覆盖最全、时延最低的城市之一。近日,上海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简称“《行动方案》”),在10月19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新一轮新基建《行动方案》将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个方面,提出了30项主要任务和10大示范工程以及7项保障措施。此外,《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机会清单》同步发布,重大项目共计100项,总投资约1200亿元。

 初步建成全球双万兆城市

新一轮新基建《行动方案》主要目标是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更加广泛融入和改变城市生产生活,支撑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体系基本建成。

初步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5G-A网络、万兆光网的覆盖广度和应用深度全球领先,支持“双循环”内连外通的国际网络枢纽节点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网速最快、覆盖最全、时延最低的城市之一,率先迈入全球双万兆城市行列。

加快建成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创新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建成多元供给、云边协同、随需调度、高效绿色的城市高性能算力网络体系,力争建成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的智能算力资源、高质量语料库和专业数据集,初步建成以浦江数链为核心的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

初步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能最强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初步建成全球领先的光子科学大设施集群,面向第六代移动通信(6G)、芯片制造与数字孪生、AI+生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初步建成若干前沿产业创新平台,为应对科技产业变革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设施支撑。

全面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规模城市智能终端设施体系。支撑数字孪生的物联感知体系基本建成,数字技术赋能经济、治理、生活基础设施成效显著,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面向城市数字生活新图景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上海市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总数达到8.8万个,5G基站占移动电话基站比重达37.2%、5G基站建设密度为13.8个/平方公里,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上海也是全国第一个三大运营商均加入5G-A阵营的城市。目前,上海已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1个,设施服务能力和创新能级国内领先;全国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启动建设,算力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新一轮新基建《行动方案》将重点领域进一步拓展为“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个方面,具体包括构建泛在互联的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云网协同的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数智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开放赋能的高能级创新基础设施,打造便捷智敏的高效能终端基础设施。

下一步,上海将持续提升5G用户普及率、千兆用户占比等重点指标,同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城市。推动民用航空等重点领域工业5G专网建设,实现标识解析体系在重点产业落地300个以上深度应用场景,在卫星互联网和6G通信等领域加快前瞻性布局。

此外,还将对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升级扩容,为上海市中小企业、科研院所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支持重点区域建设规模化商用智能算力。

投资机会清单公布

自2020年实施首轮新基建行动方案以来,上海市新基建共计完成投资252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从2020年的8%提高到去年的9.6%,其中民间投资超三成。

上海在前期已初步排摸约2200亿元总投资的新基建重大项目和工程包基础上,将其中适合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梳理形成《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机会清单》,共有建设和投资项目100项,总投资约1200亿元;其中,网络基础设施类21项,算力基础设施类22项,数据基础设施类9项,创新基础设施类20项,终端基础设施类28项。

此外,首轮新基建行动中还实施了新基建优惠利率贷款和贴息政策,累计支持24个项目,撬动银行低息信贷超90亿元,带动社会新增投资超200亿元。

在本轮行动中,上海将继续实施这一惠企政策,并结合上一轮执行情况对贴息政策作部分优化调整,最大的变化是进一步降低贴息项目资金申请门槛,将申请项目的最低投资额度由原来的1亿元调整为5000万元,保障更多优质项目能够享受贴息政策。据悉,新一轮新基建优惠利率贷款和贴息政策预计年内正式出台。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