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列入旧改、周围居民配药难?该如何破解“天下第一难”
来源:上观新闻2023.11.6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的重要手段。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中心城区零星旧改已完成8.52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完成12万平方米;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已完成24.77万平方米,年底计划完成28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启动10个,全年计划已提前完成。
如何继续推动“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多出成效、早出成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围绕这一话题,上海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数字赋能推动项目“在线贯通”
旧区改造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两旧一村”改造项目存在主体类型多、管理层级多、审批部门多、运行场景多等客观情况。就有政协委员介绍,某个市中心老旧地块更新项目,单就制定规划、投融管控、项目评审、调整规划等前期工作,就花了一年多时间。
一边是市民期待早日改善生活条件,一边是“两旧一村”改造流程复杂,如何加快更新项目的推进实施进程?不少委员政协委员提到了“数字赋能”。《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中提到,本市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平台,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更新信息系统。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托城市更新信息系统,对城市更新活动进行统筹推进、监督管理,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服务保障。
“需要加快建立和运用市级城市更新管理系统,实现城市更新项目快速入库、计划、审批、实施、评估等。”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原专职副主委吴健生建议,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对接和融合全市各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大规划、大测调、土地登记项目等,实现“两旧一村”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在线贯通”。与此同时,数字赋能也应该运用于改造项目完工的日常运维之中:通过对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智能化改造,搭建一网统管的“社区大脑”,为社区装上“耳朵”和“眼睛”,切实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有委员提到,数字赋能不仅可以运用在“两旧一村”改造项目上,更可以推而广之使用在城市更新的不同领域。吴健生就建议,由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委,建立一套集综合协调与动态监控为一体的业务应用机制。其目的是打通业务壁垒,实现“精细化、信息化、并联化”管理,进而促进各类城市更新信息深度融合,实现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推动城市更新又好又快进行。
“绿色旧改”为未来留足空间
采访中,不少委员提到在“两旧一村”改造中,要引入“绿色旧改”或“绿色更新”概念。
在市政协委员、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华看来,“在新一轮旧区改造中,特别是对成片园区、社区、城区进行规划时,要探索建立绿色低碳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平台,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在上海的落地应用”。
比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因为其有保温强、气密好、用能少、噪声低、空气佳等优点,已经逐步发展为建筑节能领域的新方向。“过去,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往往聚焦于上海高端商品房项目中,但这些绿色技术同样应该覆盖到‘‘两旧一村’改造项目中,这样有利于实现我们国家的‘双碳’目标(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表示,期待建筑企业、科研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开发设计出适合旧区改造中使用的技术。
当然,使用绿色技术必然会抬高旧改成本。顾伟华对此坦言,需要在项目审批单中设立一些“绿色条件”,“使用绿色技术是‘正向投入’。但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和约束,很难在高成本的旧改推进过程中真正得到落地实施。”
还有委员提到,“两旧一村”改造既要算“眼前账”,也要算“未来账”。作为长期参与旧区改造的企业家,青浦区政协委员、上海新徐泾城实业有限公司联席总经理高红宇就以城中村改造为例,其重要的意义在于“释放低效的资源,建设高效的生活”,因此要在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同时,为未来新住宅、新动能与新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兼顾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的三方效果,特别是要对接产业规划需求。
市政协委员、上海刘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洁则提醒:“两旧一村”改造政策要兼顾前瞻性与稳定性,“我们政策在不断改进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在一个阶段保持稳定性。这样才能让干事的人敢干、社会上的财力敢投、老百姓心中踏实。政策可持续发展,是做好旧改工作必要的前提条件。”
关注“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
“两旧一村”改造是民心工程,因此更要以人为本。“能不能建立一个联席会议机制,每到一个时间点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明明白白告诉居民旧改工程做到了什么程度、何时可以搬入新居?”王洁说,旧改实现了市民离开蜗居的梦想,所以更要通过细致周到的工作告诉市民“这不是梦,是现实”。
市政协委员、上海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主任兼流程革新与客户体验部总经理王海涛分享了一个身边案例,之前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部及分部4个点列入旧改范围,其中3个点已停止服务。“以后看病配药去哪里?附近居民都很着急。对于居民亟需的民生保障,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个过渡方案?”好消息是,在各方支持下,外滩街道计划在附近广西南路上建设临时用房,将阶段性代替原先位于宁波路院区功能。同时,宁波路院区仍暂时保留,方便周边居民就诊。
此外,在王海涛看来,城市更新不仅是居住硬件的更新,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相关人员的知识更新、公共机构的技能更新。他以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过去医护人员主要服务周边居民,很多是涉老服务;未来更多将面向商务楼宇中的白领、来外滩游玩的中外游客,服务对象变了,服务技能也要变化。这些既需要相关人员提升自身能力,也需要有关部门加以主动引导。
顾伟华则建议,在“两旧一村”改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同样也要关注当代建筑的存留,“每个时代的建筑都有其亮点和特色,都值得我们去爱护保留”。他认为,可以效仿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做法,在旧区改造中设立优秀当代建筑保留与发现机制,真正保护、记录下城市风貌发展,“一些社会团体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跟上”。
还有委员提到了成都某小区居民“自拆自建”的案例。“过去包括旧改在内的城市建设,多数是自上而下来推动的。成都市民的尝试至少给我们一个启示,自下而上的力量是存在的。”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蔡永洁说,如果我们能把民间力量调动起来,包括人力、资金、智慧,就有可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需要的是,建立相关的‘游戏规则’,同时也要适应自下而上的力量”。
更多资讯
-
面积超大、宠物友好、夜间也开放…打卡这家艺术场馆2024.8.30
马上就将迎来人从众的“五一”假期了,哪里有轻松有趣、老少皆宜的活动?来这个坐落于美丽的静安苏州河畔、总面积达4600余平方米的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观展,或许是个不错的体验哦! 从地铁1… 查看详情 >
-
从上海县到闵行区,1949年后上海的变迁你知多少?2024.4.30
勾勒上海发展的线索,描摹上海的历史风情。如何用最少的文字,将大上海的发展脉络说清楚?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第十二季,我们邀请了沪语… 查看详情 >
-
共506户!嘉定这一住宅地块项目规划出炉2024.4.30
@嘉定的小伙伴们, 菊园新区这一住宅地块项目规划出炉, 详情如下 嘉定区菊园新区JDC1-0404单元50-01地块项目建筑方案 基地东至柳轩路、南至环城路-洋泾支河、西至城北路、北至陈家山路,规划用… 查看详情 >
-
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启动,推出摄影展、主题话剧等系列活动2024.4.30
4月29日,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在杨浦区228街坊启动。4月29日至5月4日,228街坊将举办“人民城市新实践”摄影展、同济大学《暖·光》话剧展演、青春秀2.0—228 Live House草地音乐会等…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