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展现“两万户”历史生活,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建成开馆

来源:上观新闻2023.11.17

“这种19寸的黑白电视,阿拉老早用的,现在都没有了。”“奶奶以前就住在这里,那时候工人新村的条件算很好的。”11月17日上午,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在杨浦区长白228街坊建成开馆,许多住在周边的居民听闻消息,第一时间赶来参观。

长白228街坊是上海现存唯一的成套“两万户”历史风貌住宅,目前已改造升级成为辐射周边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文化商业综合体。展示馆所在的1号楼和8号楼,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两万户”建筑的空间肌理及外观,采取场景复原、沉浸体验、老品牌嵌入等方式,以及图片展示、档案陈列、数字交互等形式留存工人新村的历史记忆和情怀,让市民不仅可以了解228街坊工人新村变迁史,还可以探寻上海工人新村建设和发展史。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诞生的城市。1952年5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共建造了2000幢,可供2万户家庭居住,“两万户”因此得名。展示馆所在的228街坊,是第一批完成的“两万户”工人新村,2016年旧改征收成功前,也是上海最后一处成套“两万户”老公房。

以今天的眼光看,工人新村的居住条件已跟不上时代。但在当时,工人新村颇受产业工人的欢迎。70岁的居阿姨1991年由单位福利分房,从6平方米的阁楼住进长白一村24平方米的一室半,“拿了那么大的房子,有管道煤气,又有合用厨房和卫生间,嫑太开心!隔壁邻居也有照应,帮忙照顾小孩,照看晾出去的衣服……”

工人新村留存着宝贵的集体记忆。开馆前一大早,以前住过工人新村的老爷叔、老阿姨就带着子女、孙辈到长白228街坊的大草坪上边晒太阳边等着。一开馆,大家纷纷迫不及待地走进展馆。不用看展板上的文字,老爷叔老阿姨们指着自行车、老电视、热水瓶等老物件和墙上的许多历史照片,充盈着历史感和烟火气的老故事就从他们口中娓娓道出。

记者了解到,展示馆还为一批曾经生活在228街坊的居民们授予了“志愿讲解团”称号。他们将用饱含真情的讲解,让走进展示馆的每位参观者都能真切感受工人新村的历史变迁,从中得到启示和感悟,获取奋进的力量。

展示馆还展现了228街坊从工人新村,到旧改更新,再到时尚街区的变化历程。长白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28街坊在城市更新中坚持保存历史风貌,采用“挖掘、重构、强化、传承”四个步骤的记忆传承模式,“修旧如旧、整旧出新”,既有对部分旧建筑的完整保留和修缮,最大程度地保留素墙红瓦的建筑外观、简约明快的建筑线条;也有合并与复建,打造社区商业、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市场+公益”的功能,满足周边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展示馆的其中一栋楼是留存的最后一栋‘两万户’用房,完整保留了原本的建筑结构,还原当年‘两万户’的生活场景。”这位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把这里的历史记忆保留下来,讲好优秀产业工人和杨浦的故事。”

现在的长白228街坊,集合了党群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食堂、奋斗者公寓等功能,入驻了新型智慧型超市、运动健身场馆以及深夜食堂、浣纱制面局、和小点等知名餐饮品牌,还融入了裁缝铺、鞋表维修等便民服务业态,实现了“吃、喝、玩、乐、娱、购、游”的“一站式”集成。即使在工作日白天,街坊里外都很热闹。周边居民已经把这里当作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都要来这里晒太阳、吃点心、喝喝茶,或是散步闲聊、运动跳舞。

上海工人新村展示馆开馆后,散发时尚感和烟火气的228街坊将增添工人新村厚重历史的精神气,为活化杨浦“百年工业”的历史遗存、了解上海工人新村建设变迁进程打开一扇新窗口,为留存上海城市记忆、延续上海城市文脉提供了最佳展示地,让群众切实感受人民城市建设成果。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出席开馆仪式。

作者:胡幸阳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