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百年,这座老建筑“初心”不变

来源:上海杨浦2023.11.21

2020年9月,杨浦区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选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创建范围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工业遗产87处。创建以来,杨浦以全方面摸底、全要素保护、全方位赋能、全周期管理,全民性创建,推动工业遗产大规模保护和活化利用
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要求,挖掘阐释不可移动文物背后的深厚历史内涵,大规模推进工业遗产成片保护和再利用。从保护为主,向保护为主、有效利用并重转化,在新旧功能转化中让老建筑获得新生命,激发新活力。

“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

百年老建筑怎样焕发新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见证百年传承的医者仁心

位于杭州路349号的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杨浦区文物保护单位、杨浦区文物保护点,其前身是建于1923年的圣心医院。

上海第一康复医院9号楼改造前后

1923年,上海公教进行会会长陆伯鸿创建圣心医院,1931年竣工。当时院内拥有病床100张,医师为各国专科特约医生及沪上中西医,为沪东地区的劳动人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时光荏苒,圣心医院仍传承初心,坚守治病救人的天职,成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医院的修缮在充分解读历史建筑风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恢复其原有风采,并对使用功能进行提升优化,不仅为患者和市民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同时也为卫健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做出了重要示范。

上海第一康复医院改造中

 修旧如旧  文脉传承  

对于建筑主体污损、破坏、缺失、开裂、老化部位进行清洗、修补、修复、加固与替换;拆除不合规的加建部位恢复原貌;复原彩色镶嵌玻璃、彩色面砖等特色装饰元素。

上海第一康复医院特色庭院、门头、旋转楼梯及地砖

 功能优化  服务社会 

结合墙体改造,对机电系统进行整体升级,例如,在墙面内集成供氧、供气、负压等多种气体管道,配备消毒器械,监控仪等设备,并通过接口供应到每个床位, 从而提升康复病房的空间体验感和舒适性,激发文物建筑功能更好地适用于当代的使用场景。

上海第一康复医院3 号楼修缮后的南立面入口、立面窗台、楼梯间、门厅

上海第一康复医院修缮后室外与室内空间

百年前,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器造纸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远东第一大煤气厂、远东最大制皂厂……相继在杨浦滨江诞生。如今,江畔“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一批百年工业遗产通过“活化利用”,成为极具特色的空间场域,书写新旧和谐的共生篇章。

一直以来,杨浦推动区域文物资源集中连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保护修缮、挖掘价值、复现肌理、活化利用,推进大规模的工业遗产转化,将百年工业文明的深厚基因注入这片“人人共建”“人人共治”“人人共享”的诗意之地,构筑了面向人民、服务发展、活力涌动的新型滨江空间。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