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用光的艺术点亮“一带一路”

来源:上海松江2023.11.21

距离上海松江7500公里的古老的尼罗河畔,埃及首都开罗以东50公里,一座现代化新城从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拔地而起。每到夜幕降临,其核心项目中央商务区(CBD)便变得灯火辉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璀璨的灯火,不仅点亮了非洲第一高楼,也点亮了埃及的未来和古老文明新的生机。而这道美丽的风景,正是由松江企业上海领路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领路人”)花费四年时间精心打造的,在展现“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的同时,也践行了“一带一路” 的倡议。

迎难而上

2020年8月,上海领路人进入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虽然之前也有迪拜施工积累的经验,但是碰到的困难依旧不少。”上海领路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分公司总经理许志平告诉记者。

国内泛光照明设计施工已进入3.0版时代,而埃及尚处于1.0版时代,这样必然会导致外方业主对技术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产品所适用的标准不同。“这就需要每一个环节都要去反复论证,来来回回要花费不少时间。”许志平说。

前期阶段语言障碍也成了一大困难。初到埃及,上海领路人的不少技术人员不擅长用英语交流,只能依靠翻译。当地翻译应付日常的工程用语尚可,但翻译起照明专业术语却让对方不知所云。“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工作进程。”为此,上海领路人总工程师虞游重新捧起了英语词典。在虞游的影响下,不少技术人员开始主动学习英语。

除了工作之外,生活上的困难也不少。一瓶老干妈超市售价70元、一包方便面售价30元……最为主要的是中国食品的短缺,这些困难,上海领路人的技术人员都一一克服。

通过前期一年大量的工作对接。2021年8月,上海领路人顺利进驻项目现场。却碰到了国际疫情蔓延造成的物流受阻。“全部设备灯具要从国内运到开罗,但物流时间经常被耽误,严重影响此前的工程进度,所以必须加班加点,确保按原计划亮灯。”许志平回忆,为确保项目如期完工,上海领路人在埃及的全体员工上班时间都是“两班倒”,忙得不可开交。

紧张的施工给许多员工增添了不少压力。王小军是个“90后”,负责项目报审工作。得了肾结石的他,刚开始时痛得眉头紧皱,再后来,疼痛令他全身拱得像虾。同事们看不下去,都劝他回国治疗,但小伙子想到自己的岗位一旦换人无法衔接,硬是靠着工地医生的止痛药坚持。机电工程师陈严保来自安徽巢湖,出国时,妻子已怀有身孕。后来妻子生产、孩子出生,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他,始终无法相伴左右,留下许多遗憾。

类似的故事在上海领路人中不胜枚举,就连许志平最初选择出国,也是困难重重。为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许志平的妻子毅然放弃国有企业舒适稳定的工作岗位,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重任。

正是由于上海领路人海外员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造福当地

上海领路人始终将文化交融、共建共享的属地化建设,作为发展的一条主线。

上海领路人埃及项目自2021年8月开工以来,不少埃及人在家门口就获得了就业机会,不仅收入可观,还可以学习了新技能。长达两年的施工期,上海领路人为埃及提供3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

项目也诠释了上海领路人对技术、质量的孜孜追求。“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学到了不少中国在泛光照明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做法。能参与这一项目的建设,我感到非常自豪。”参与标志塔泛光照明工程建设的埃方技术工程师Abanoub Salah(阿巴努布)说。

据许志平透露,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工程其中一半产品在埃及当地采购,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是公司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标杆,树立了中国标准的地位。”许志平自豪地说,目前海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新项目也在持续推动,领路人集团将坚定不移发展国际化。

“对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既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创新之路,我们要扎根松江、扎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凭借核心竞争力,用光的艺术点亮‘一带一路’!”对此,许志平和小伙伴们信心满满。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