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万人有1045台机器人是啥体验?上海拿下智能工厂和场景全国“双料冠军”

来源:上观新闻2023.12.21

新松机器人上海总部日前在浦东金桥正式启用,旨在利用上海前沿创新资源和产业集群效能,集中力量科技攻关,从而持续提升业务规模及客户占比。新松机器人“选择上海”,是上海机器人产业引领优势的一个缩影。

新松机器人上海总部日前在浦东金桥正式启用。

近期,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公告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从城市维度来看,上海入围了11家示范工厂和22个优秀场景,拿下全国“双料冠军”。

记者在公告中看到,入围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上海工厂,包括了外高桥高附加值船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上海米其林轮胎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上海氯碱化工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以及海尔洗衣机、君实生物、紫丹食品包装等,共计11家;入围优秀场景的,则有禾赛科技的产线柔性配置、延锋座椅的智能仓储、特斯拉(上海)的供应商数字化管理和车间智能排产等共22个。

近年来,上海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同时发力。

工业机器人领域,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即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均已在上海布局,且持续投产。2022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7.5万台,位居国内城市首位,占全国比重高达20%。

ABB上海工厂。

大功率、高成本的工业机器人好比燃油车,协作机器人则相当于新能源车,以不用设置围栏、人机协同、部署成本低等优势,近年来实现了弯道超车。比如新松机器人控股的中科新松,就开启了我国协作机器人与世界先进水平从“跟跑”向“并跑”的转变,今年所发布的国内首款负载25公斤的多可协作机器人,迈过了国内协作机器人一旦负载变大就性能变差的门槛。另外,中科新松自主研发的智能在线检测项目,利用缺陷机理分析、智能传感、大数据、激光跟踪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完成了国内首创的“协作机器人智能在线检测系统”建设,成为2021年度全国241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之一。

多可25公斤负载协作机器人。

上海服务机器人也呈井喷之势,达闼、飒智、擎朗等企业,已在医疗、建筑、商业等领域实现了多个首台落地应用。

据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透露,2023年至2025年,上海将再建设20家市级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市级智能工厂。另外,今年10月,上海出台《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标到2025年,在品牌、应用场景和产业规模方面实现“十百千”的突破,即打造10家行业一流的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另要推动制造业重点产业工业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

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力新科)的D20智能工厂。

据悉,上海是全国首个将机器人密度纳入统计的城市。2022年二季度,上海首次发布机器人密度指数,规模以上企业机器人密度达260台/万人,是世界机器人密度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而在汽车领域,上海机器人密度更是高达每万人1045台。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