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传承这份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虹口区绘制未来三年“文化三地”建设蓝图

来源:上观新闻2023.12.28

12月27日,虹口区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暨“文化三地”建设工作推进会。当天,发布了《关于加快虹口区“文化三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2024-2026 年)(征求意见稿)》。

据介绍,虹口区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区历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年来持续深化“文化三地”品牌建设,推动历史文脉在城市更新中赓续,文化发展在时代精神中凝聚,已逐步形成了“文化三地”建设的“四梁八柱”。但同时,虹口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布局、文化服务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为进一步加快推进虹口“文化三地”建设,推动虹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虹口区制定新一轮“文化三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注意到,《关于加快虹口区“文化三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2024-2026 年)(征求意见稿)》以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为总体目标,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守好文化阵地,进一步激发虹口“文化三地”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融合性、国际性特质,全面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涵盖七大内容、36项主要任务和49项具体项目,既充分总结了虹口现有的“文化三地”品牌优势和先进经验,也找准了前期建设的短板与弱项,更是通过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未来三年“文化三地”的蓝图绘制指明方向。

其主要任务包括:推进历史文脉保护工程、红色文化传承提升工程、海派文化创新发展工程、名人文化活化汇聚工程、公共文化提质增效工程、虹口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工程。

虹口区委宣传部部长吴强表示,虹口区将系统化、项目化推进“文化三地”建设,补上公共文化建设、历史文脉保护等短板,激发虹口“文化三地”优势。面向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空间融合,塑造文化经济的未来优势。比如,在“今潮8弄”建设新海派文化中心,研究规划北外滩国际艺术集聚区,研究推动音乐谷实质性建设。同时打响文化品牌,通过市区合作打造当代中国文学高地,持续打响鲁迅文化周、上海国际文学周、天马网络文学奖等品牌影响力。打造国家级外宣和公共外交平台,加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国际交流,深入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虹口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重要区域之一,有84处红色史迹,有中共四大、左联、鲁迅、李白等红色场址,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区,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精神根基和历史根基。”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边频告诉记者,“我们始终把思想建设贯穿始终,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推进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青少年人文护照’、‘五星红旗进万家’等特色主题活动,以全域大思政课为依托,推进先进文化和价值引领,凝聚全社会的文化自信自强。”

虹口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明表示,要以更高站位传承城市文脉,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以更实举措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助推文创产业集聚发展,以更大格局汇聚社会多方参与,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活。“以上海文学馆、海派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集中打造‘文学IP’,聚焦网络文学,推动青少年创意写作和上海国际文学写作交流落地虹口。以今潮8弄和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建成亮相为契机,推进以四川北路为主轴的剧场群和演艺集聚区建设,聚焦演唱会经济,打造‘虹口有戏’演艺品牌。北外滩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启航之地,积极创建北外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举办‘虹口(北外滩)世界音乐季’和屋顶音乐会等品牌项目,主动参与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塑造‘文化虹口,会客世界’的区域开放形象,助推虹口文创产业集聚发展。”

虹口区委书记李谦表示,“文化三地”,是虹口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源,也是一份属于虹口人的骄傲与坚守,可以大有作为。一是必须更加突出守正创新。让红色永远成为虹口文化的主色调,让“文化三地”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核心承载。二是必须更加突出文化自信。守护好城区历史文脉,让历史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虹口不缺载体和故事,但缺真正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作品,要大力打造精品力作,促进“文化三地”标识感更强。三是必须更加突出开放包容。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在各种文化交汇融合中进一步壮大主流文化,推动新时代海派文化繁荣发展。促进城区发展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