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科技成果“从0到1”突破!张江产业工程院“朋友圈”再扩容

来源:浦东发布2023.12.29

服务于源头创新的开放性平台——张江产业工程院在浦东落地一周年之际,创新链、资本链、产业链、科技服务链上的“朋友圈”再扩容。12月27日,张江源科创峰会暨张江产业工程院一周年大会举行。大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钱旭红院士以及100多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学术界、创投界的代表出席。

会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东华大学、第二工业大学等7家高校成为张江产业工程院新一批共建伙伴。现场,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质量“智库”揭牌,一批行业专家被聘为张江产业工程院科学家创业导师,张江产业工程院将与新伙伴们紧密携手,优势互补,在各自优势领域推动更多的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化,共同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聚焦“超前孵化”加速技术成果达到可商用状态

概念验证是将研究人员的创意或成果转化为可初步彰显其潜在商业价值的技术雏形,验证早期成果的可行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性能测试、市场竞争分析、二次开发、中试熟化等验证服务,能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正是张江产业工程院聚焦“超前孵化”,立足张江产业基础底座,结合市场行业力量,共同推动概念验证工作做实做深。

“我们专研的是AI+XR方向,到目前为止全球很多的优秀高校以及大公司都在探索这一领域,该技术还处在非常前沿的阶段,我们希望在张江进行概念验证。”星纪魅族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勇说,二八法则也适用在产品商用化上,20%的研发成果可能存在产品画像不清晰或技术不成熟等问题,即便研发成功了,还可能需要大量的设备工艺条件去达到量产要求。“我们跟产业链的上下游、各种测试中心、生产中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能通过自身以及整个生态的能力来给创新团队提供帮助,让前沿技术尽早与用户见面,达到可商用的状态。”
共建共享,是张江产业工程院一直倡导的合作理念。张江产业工程院成立以来也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工作,不断拓展“朋友圈”,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平台。
同时,为帮助来自各个高校的科学家项目完成技术验证、商业化验证,实现科技成果“从0到1”的突破,张江产业工程院区分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材料、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挖掘了20多名懂技术、懂产业的专家学者和投资人,并聘任为张江产业工程院科学家创业导师,未来创业导师们将为创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指导,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实现创业目标。
成为有影响力的科创“平台支点”和“生态节点”

大会现场,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是由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上海社科院区县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浦东新区城市数字化研究院和张江产业工程院联手构建的课题平台,中心通过汇聚各方专家智库和优势资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持、实践探索及政策建议。推动各地园区经济健康、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张江产业工程院产教融合创新中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技术转移张江工作站、张江产业工程院知识产权及法务中心等也在现场一一揭牌亮相。张江产业工程院与G7名校校友联谊会、全球高校上海校友联盟、中国电子音响协会分别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张江产业工程院在推动产业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增添了新的力量,借助行业协会及全球校友资源,拓展行业合作深度、拓宽国际合作视野,进一步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张江产业工程院首批合作共建单位,在过去的一年里与张江产业工程院紧密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今年我们在新药和医疗器械成果转化方面,总合同金额达到了2.3亿元左右,落地了十多个成果转化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靖一说。

张江产业工程院落地一年,广泛链接100多个契合张江赛道的合作共建伙伴;举办了20多场“校友π”主题活动;与上海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了14场、2000余人次参加的“成果π”高校科技成果路演活动,不断探索源头转化新模式、新路径,不断为产业创新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张江产业工程院理事会执行主席、院长张爱平表示,张江产业工程院致力于搭建一个符合张江需求的转化孵化平台,探索具有张江特色的创新策源模式,助力张江科学城创新生态体系和产业赋能体系建设。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