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44亩土地上,高投资建一座工厂,这家医疗器械企业的“谋略”是什么
来源:上观新闻2024.1.15
医疗器械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些高端耗材已完全可以实现国产化。而生产线上,几乎没有笨重的仪器和高耸的机械手。
“工人的操作台有时像一张手术台那么大,体积最大的仪器可能也就如同家里的一个橱柜。”蓝帆医疗上海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经理卢凌威说。正因此,在“工业上楼”模式的发明地、国土面积仅73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类似这样的生产工厂早就被搬进了高楼大厦。
而计划在上海同时落地跨国企业研发总部和产业化基地的蓝帆医疗,有没有可能也盖一栋竖起来的工厂?今天,伴随着主体建筑达15层的4幢大楼打下桩基,高达8层的工厂拔节生长,蓝帆医疗已然给了人们一个肯定的答案。
非张江不可
尽管已在德国、新加坡、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个创新研发中心,蓝帆医疗还是在近年的战略布局中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上海建立企业的全球创新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
2022年6月,蓝帆医疗的研发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在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开工。工期预计3年,建成后,这里不仅将成为企业的全球创新研发总部基地,同时也会是企业的投资孵化平台、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基地以及全球商业总部。
蓝帆医疗正在建设中的工厂。
蓝帆医疗2002年成立于山东淄博,从早期生产医用手套等医疗器械,到今天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多家分支机构,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前列。在布局全球、同时面向国内的商业版图里,蓝帆医疗一直把上海作为研发功能和部分总部职能的承载地。
不过,起初蓝帆医疗在上海的研发基地与生产车间分处城市的两头。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蓝帆医疗的高层认为,上海,特别是张江的人才契合度和产业生态链的完整度,都很适合企业发展。这一次,他们决定要在张江投资建厂,把根扎得更深些。
既然想扎根上海,就不得不面对优质土地的稀缺问题。“开始我们想在张江及周边找150亩土地,后来标准降低到100亩、80亩、60亩,最后只在张江科学城国际医学园区找到不到44亩空间。”卢凌威说。
如果要建传统工厂,44亩地不算什么,特别还要在厂里涵盖生产、研发、配套等各类功能,容纳三四千人生产办公,1000亩也嫌小。可对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的蓝帆医疗来说,在外地拿1000亩土地,和在上海拿44亩土地,却宁愿选择后者。
“我们希望建设的工厂能进行心脏瓣膜等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人力。我们不仅需要高端的研发人员,也要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如果把工厂选在其他地方,可能建设成本下去了,但综合成本上去了。万一光有工厂却招不到人,产出更无从谈起。”卢凌威说。
国际经验带来信心
既然认定了张江,也明确了企业发展的远景,蓝帆医疗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怎么把一座高端工厂,压缩进44亩土地里。
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2018年,蓝帆医疗曾斥资60亿收购新加坡柏盛国际集团,跨入冠脉介入领域,与此同时,也早早积累了“工业上楼”的经验。
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为了应对土地资源紧缺,就已经出现了“堆叠式厂房”,并成倍提高亩均产值和税收。蓝帆医疗接手柏盛国际时,这家公司正在一座高6层、每层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楼里生产高端医疗器械。
已有的成功经验,证明了技术上的可操作性,而正面临和新加坡一样土地资源困境的上海,也有意从政策层面主动改革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双方一拍即合。
“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仅用了5天。”卢凌威说。不过,5天的背后,是长达一年的方案设计和持续的创新突破。“其中包括工业用地容积率的突破,限高的突破,混合用地的试点等,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才得以将前期设想的功能全部容纳在这片土地上。”
未来的蓝帆医疗科创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长什么样?其实已经可以从图纸上窥见:四幢楼里,包括8层生产楼、10层生产孵化楼、15层全球研发基地及12层生产配套楼。除了能够涵盖研发办公、全球临床学术、展览、会议、培训教育等功能外,生产配套楼里还配置了餐厅、人才公寓、健身中心、图书馆等,得以让研发人员和产业技术工人享受更好的工作环境。
高投资带来高回报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不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企业能够上楼生产,正是因为它们的产品精密度高、体积小,生产线不长,生产使用的设备和母机也不至于超高、超大、超重,而且产生的噪音、污染、震动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类产业上楼生产,就是件容易的事情。 “楼内的能源、物流、人流、消防、环保、安全等每个环节都要在一个更小的单位面积里进行组织。比起建造一个传统的平面工厂,‘工业上楼’的技术难度可能要翻很多倍。”卢凌威说。
拿蓝帆医疗的8层生产楼来说,将来要实现不同楼层生产不同的医疗器械,必须要进行专业的建筑建造和生产流程设计。为此,蓝帆医疗找了国内顶尖的建筑施工团队和国际知名的海外设计团队,通过向上向下要空间,成功把动物实验房、35kv变电站、冷热源机房等大型生产配套进行“入地”处理,并集中打造了数据中心、冷热能中心、污水处理中心。它们就像这栋大楼的支撑系统,确保未来工厂的高效生产。
当然,大楼的建设成本也因此水涨船高。据介绍,蓝帆医疗的亩均投资达到5600余万元,相比过去建工厂,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不过,企业高层也同时测算过,未来达产后,土地产出率有望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10倍。
高投资带来高回报,这是蓝帆医疗主动选择上楼生产的底层逻辑。目前,为了让更多符合上楼条件的企业能有更多生产性选择,上海已正式出台《关于推动“工业上楼”打造“智造空间”的若干措施》,明确尊重产业规律和企业意愿,按实际需求确定项目容积率和建筑高度;工业用地涉及规划调整,权限也由市级部门下放到区。各区可走简易程序,用时从过去动辄两个月缩短至一周。
制作人工心脏瓣膜。
更多资讯
-
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打造江南韵味新形象2024.4.30
记者日前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自去年开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已呈现出生态绿色、缤纷靓丽的城市景观面貌,一起来看↓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嘉戬公路博乐南路东北角绿地看到,由2… 查看详情 >
-
228街坊焕新蝶变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开启→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变一周年,有着怎样的新面貌?这片“二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摇身一变,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潮流地,还建成了沪上首个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市工人新村建设发展历程的综合性文化展馆——上海工人新… 查看详情 >
-
产业互促:园区与企业聚力共赢2024.4.30
编者按: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缘分开始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 查看详情 >
-
一个家族传承1600多年,人才辈出,有何密码?沪郊枫泾发布一批文史资料2024.4.30
追踪消逝岁月,打捞湮没史迹,梳理历史文脉。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区枫泾镇朵云书院枫泾店内,《清代名儒谢墉》《枫泾文脉》首发仪式举行。这是继《清代状元蔡以台》《围棋国手顾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丛书之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