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牵引力”,解析2023年上海中心城区经济数据

来源:上观新闻2024.1.22

近日,上海各区两会陆续召开,2023年地区政府工作报告相继出炉。普遍来看,各区报告都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集中式、全景式的呈现,成绩扎实、数据亮眼。比如:静安区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破“7”;杨浦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36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徐汇区区级财政收入增速达10.87%,总量超过250亿元等,说明不同地区的经济工作发力点、着眼点各具特色。

而将多份报告对比来看,还可以发现一个暗藏文字背后的趋势变化——围绕经济总量的描述篇幅比重有所缩减,增加的是地区特色产业培育、功能强化、服务优化、扩大开放等方面的具体成绩。一减一增,体现出各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地区发展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此外,今天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标准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人们不再一味关心总量和平均值,而是更加关注城市面貌变化、市民生活体验等“感性指标”。而这些指标在过去一年上海各区的整体工作中,也的确具有相当分量。

我们将上海中心城区作为一个观察的组团——与广袤的郊区大地相比,它的资源禀赋、城市功能,以及承接的国家战略并不相同。可以发现,过去一年间,整个上海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出三个显著的牵引力:

一是消费能级跃升。尽管消费市场整体还处在波动期,但2023年上海多个中心城区的消费市场表现态势良好,创新消费活力强劲;

二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尤其在为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提供发展土壤和要素环境方面,不少中心城区都有一功;

三是城市更新带来的民生改善和空间布局优化。当然,中心城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实际上也在探索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方法论,即怎样通过加强更新力量统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格局,真正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

如何扩大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是破题关键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上海中心城区长期以来是全市乃至全国的消费主场,是助力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是目前各区的首要任务之一。而如何扩大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是破题关键。

2023年,静安区以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安义夜巷为重点,推动后街经济、夜间经济融合发展;加强本土商贸品牌培育,打造巨富长本土品牌集聚街区,不仅收获了一批消费“新粉”,也助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707.89亿元,总量位列中心城区第一。

2023年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春节活动。

黄浦区作为老牌商业集聚地,过去一年里,将商业结构调整转型放在重要位置,南京路、淮海中路、豫园三大地标性商圈改造升级,世纪广场焕新亮相;百联ZX创趣场、新天地时尚二期等商业体成为潮流集聚地。一位商业观察者认为,类似百联ZX创趣场这样的垂类商业空间推出,真正切中当下年轻消费者需求,体现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当前,国内消费实际上面临着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双重难题,消费者对各地提升优化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品质、内容也高度期待。上海能否接住市场需求?2023年,各个中心城区通过创新消费方式、打响首店经济,形成一定的实践成果。

例如,虹口区推出“江畔”市集、今潮8弄等网红打卡地,消费人气迅速攀升。其中,今潮8弄是典型的创新消费承载地,开办玩具展、数字艺术展、美术展……消费与文化的叠加,无疑给市民带来新鲜体验。

长宁区中山公园商圈引入全国首家盒马黑标店、上海首家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后,2023年国庆8天假期销售额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70%以上,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翻倍。这说明,首店、首创的呈现,同样也能成为聚集人气的关键,进而带动消费稳增长。

从各区政府工作报告也可看出,目前,引进首店已成为一项重要工作,2023年,静安区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全年引进各类品牌首店236家;黄浦区新增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20多家。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土地、人才、资金,向来是地区发展的基石。特别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能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尤为关键。

今年1月4日,上海浦东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运营,专注在“投早、投小”和“投大、投强”两端发力,以期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创投生态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过去一年来,通过提升要素供给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念和做法,在上海各区的政府工作中均有体现。

浦东新区聚焦以资本要素推进科技创新,一年间国资创投体系不断完善, “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累计发榜项目超200个,项目意向投入资金总额超7亿元,创新型孵化器达到194家。

人力资源要素集聚在杨浦、普陀的一年工作中,表现突出。前者通过出台产业人才支持专项政策,新增国家和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显著;后者推出“1+N”人才政策、“海聚英才”路演大厅、人才会客厅等,吸引培育海外人才、战略人才、产业人才。

也正是得益于人才保障,2023年,杨浦区全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413件,居中心城区第二;普陀区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最强支撑。

回头来看各区报告,不难发现,在上海当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已经被摆到重要位置。与此同时,不少地区还在着力通过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来塑造城区发展新动能。

以徐汇区为例,经过多年谋篇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2023年获国家发改委“优秀”评价,徐汇抢抓机遇,率先发布了全市首个区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专项政策,市区共建的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也在西岸揭牌运营。

面向2024年,徐汇区进一步提出以科创引领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大模型为内核,强化算力、语料等软硬件支撑,培育一批标杆企业、突破性技术、示范性产品。

杨浦以知识创新区建设20周年重要节点为契机,持续调整优化科创布局,制定滨江全力争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新一轮环同济发展规划,引进丘成桐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等,进一步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去年一年,仅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全年营收就达到2500亿,约占全市六分之一、中心城区三分之一。今年,杨浦区提出建设“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将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城市更新,实现社会、经济、治理多维目标

2024年新年伊始,上海市举行全市城市更新推进大会,明确坚持以城市总规为统领,加强更新任务、更新模式、更新资源、更新政策、更新力量的统筹。

中心城区是城市更新主战场。更新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还要实现社会、经济、治理等多维目标。

微观上,城市更新要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保民生、促发展、彰人文等具体目标。比如,去年一年普陀区围绕红旗村“城中村”改造,实现了1431户居民回搬新居的温暖目标。黄浦区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完成编制,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基本建成,让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让参观者得以穿越时空、赓续精神。

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

宏观上,要把城市更新放在实现城市总规的大目标下思考,围绕“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加强统筹规划、补齐短板弱项,促进空间布局优化。

去年,静安区就通过有序实施恒隆广场三期、梅龙镇广场等楼宇更新项目,驱动发展空间扩容提质。虹口北外滩,通过统筹规划布局、核心功能重塑和卓越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多路径、多模式实施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城区高标准转型,山寿里等16个地块收尾交地,世界会客厅二期、135和138街坊等8个地块完成出让。“上海北外滩中心”、华贸顶奢品牌之家、新建路隧道唐山路匝道及核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等8个项目开工。

从各区报告来看,今年,城市更新工作正在向纵深推进。一方面,更新力度加大、范围更广。如,浦东明确加快荣成昌邑、民生码头等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小陆家嘴区域的交通组织;黄浦进一步加快“两旧”改造,加大成片旧改收尾力度。

另一方面,更新中更强调系统治理,强调形成共建格局。如,杨浦提出持续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定海剧场、复旦国际创新人文社区等多功能公共空间,将一处处点睛之笔渗透城市更新肌理。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