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条180米长的“老东街”竟藏着这么多故事

来源:今日闵行2024.2.5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闵行区马桥老镇,地处老俞塘河与北沙港两河汇合处,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人《马桥晓市》诗云:“初日俞塘上,纷纷赴市多。物稀腾口价,人众接肩摩。地僻风从俭,尘嚣雨后过。石桥来往便,负载入讴歌。”“破晓听鸡鸣,抱布赴小市。市井到东西,潺潺桥下水。担夫争道归,村落炊烟起。”
如今,马桥老镇大部已发生巨变,仍保留原貌的唯有一条“老东街”。跨过北沙港大石桥,这里虽然不再有繁兴的商市,但历史建筑未曾改变风貌,只是缺少烟火气,而古树、寺庙、教堂等风情依旧,极为难得。值得今人关注的是,这约180米长的“老东街”竟然集聚着一系列历史故事。

老东街现状
古庵银杏
老东街29号万寿庵,原名“万通庵”,人称“东庵”,始建于元代,这里是马桥老镇历史的源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间整修。嘉庆年间改称“万寿禅院”。庵内有前、中、后三棣,每棣三间,中间有大厅供观世音菩萨。有古银杏一株,枝繁叶茂,树龄三百年以上。今为闵行区文物保护点。咸丰兵灾时,万寿禅院大半被毁。同治十二年,钮翰、奚源等募捐重建正厅,修后楼上下六间。光绪四年,钮世愼、奚源续募增建山门,并厢房一间,有碑记。
今存《万通庵募田碑记》,碑立于万寿庵东墙根,青石质半圆形额“募田碑记”。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由住持僧明性所立。
银杏树龄三百年以上
天主教堂
清咸丰七年(1857),马桥东街口(今东街25号)始建天主教圣堂。光绪元年(1875),教堂全面竣工,定名为“圣母无染原罪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扩建了七间平房及小屋。民国初称为公堂,下辖有马桥及北桥、颛桥、塘湾地区的11个会口。1918年,建造三上三下二层楼房,作为神父楼,新旧建筑围成一个庭院。马桥天主堂于2000年公布为闵行区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天主堂
徽帮人家
近年,老镇居民在沙港河大石桥河边发现一块清代晚期的“大石桥捐款记碑”残石,还发现一块“三槐堂”地界石。“三槐堂”,即闻名天下“三槐王氏”的堂号。地界石印证了马桥老街也有“三槐堂”的后裔,他们属于来自安徽休宁的徽帮人家。

老店原貌
老街东首原有陆家河石桥(桥面石幸存),是集镇历史开端之地。向西沿老俞塘河至马桥天主堂大门东围墙是单面上塘街,从马桥天主堂西围墙向西至是双面街。沿街上塘原有石灰行、剃头店、水果店、茶馆、旅店、什货店等。下塘有油坊、粽子店、小吃店、作铺店、南货店、茶馆、酒店、肉庄、豆腐店、摇袜店等。
1920年,胡、林、孙、朱4家联合翻拆上塘房,建造七上七下二层楼,人称“四姓七间楼”。第二年,孙顺德祖父祖母开孙家新兴茶馆(原为三老太茶馆,开设于光绪三十二年),“茶馆一年四季都有说书,5分钱就可以呆上一天。”
1932年,沿街二开间二层新式走马楼的“钮万新南货店”开张。老屋保存完好,钮永建题写的店招字迹至今可见。
在老石桥沿街口南,清末民初,协记庄家油坊用柴油机发电,成为全镇最早用电的街区。
老街茶馆
学校旧址
1931年,马桥天主堂内设男生学校,取名达义小学。次年又设女生学校,名为达德小学。1952年,达义小学并入马桥小学,此后更名为上海县马桥中心小学
1953年秋,私立强恕初级中学从吴会书院旧址迁至原达义小学校舍内。到1954年学校扩展到有8个班,学生400多人。1956年7月,改为县立中学,更名为上海县马桥初级中学,共9个班级,单住宿学生有100多人。
马桥初级中学校门
20世纪80年代马桥老东街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