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企业的上海乡村成长记
来源:上观新闻2024.2.26
从上海市中心出发,出了虹梅南路隧道驱车向南不足五分钟,就能看到位于奉贤区金海公路大叶公路交叉口的“弘正储能”企业标牌。
弘正储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立仅三年的民营科创企业,其总部位于奉贤西渡街道益民村内。企业外形“平平无奇”,土黄色的三层小楼,沿河南岸是青砖白墙的村宅、北侧是连片稻田,朴素的区位环境与其硬核前沿的产业形成鲜明反差。
储能产业,自2021年兴起,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竞争态势愈发激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角色,“储能”这一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正按下发展“加速键”。
弘正储能在这条新赛道上奋力成长。作为国内少数具有全栈自研3S系统(BMS、PCS、EMS)能力的企业之一 ,2023年,弘正储能完成三轮融资;2024年,公司预估产值达10个亿,同时还将在奉贤新建6万平方米的厂房,在海外搭建研发团队。
这样一家“硬核”科创企业,为何把总部建在上海乡村?
弘正储能公司对面的农宅 沈思怡/摄
钻研核心技术,新赛道上乘风破浪
春节后开工第一周,弘正储能厂区车间繁忙火热。流水线工人两班倒,昼夜不停装配着装有上百块锂电池、形如大型“冰箱”的光储一体柜等储能设备,并将其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的销售中心。每天16台储能设备从这间总部试验车间内下线,日产值达300万元。
这是弘正储能总产能的“冰山一角”。公司创始人封安华表示,今年预估产值约为10个亿,目前已签署的订单额度接近5亿,其中两成出口海外市场。除了落在益民村的总部,公司还在奉贤及浙江多地布局了储能设备生产基地。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将能源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从而平衡能源供需之间的差异。“听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它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封安华说。
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加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然而,伴随着随机性、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以及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等交互式设备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在供需平衡、系统调节、稳定特性、配网运行等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几乎是同一时间,从事新能源行业20多年的封安华与公司联合创始人金志强,将发展重点放当时刚刚兴起的储能产业,决定二次创业,于2021年在奉贤成立了弘正储能。封安华告诉记者,当时海内外的储能赛道的创业公司主要集中在电源侧、电网侧以及海外户储。因此,团队准备在小众赛道上“弯道超车”,将工商业储能作为战略发展重点,在工商业储能核心技术及渠道上提前展开布局。
拥有全栈自研3S(BMS、PCS、EMS)系统的核心技术,让弘正储能有“深水搏击”的自信。“3S系统的作用是监测、控制和管理储能设备中的电池组,是保障储能系统安全稳定、提高运行效率的核心。”封安华告诉记者,弘正储能是国内首个具有全栈自研3S系统能力的民营企业,形成了覆盖源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的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和数字化储能解决方案。
弘正储能的生产车间流水线,用3S技术保障储能设备安全运作 沈思怡/摄
打包好的光储一体柜将被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的销售中心 沈思怡/摄
为企业“腾地”,村委会两次搬家
弘正储能,为何将企业总部设在上海乡村?
“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还是看重上海优质的营商环境。”联合创始人金志强说,决定二次创业后,他们考察了上海多个产业园区。彼时,奉贤区正着力打造“三园一总部”大都市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盘活农村宅基地、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三块地”,使得乡村的土地生态资源与城市产业资源有效对接,成为提升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益民村紧邻虹梅南路隧道,地处金海公路与大叶公路两条交通要道交界口,交通优势显著。西渡街道将弘正储能引入益民村,给予相对优惠的租金,并在企业后期发展的融资、办证等各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便利。
“最直观的,是益民村的村委会曾两次易址搬迁,只为腾挪出最好的空间,为初创期的弘正储能提供优质的研发生产条件。”企业创始人感慨道。
如今企业所在的三层小楼,原本是村委会的办公楼。益民村党总支书记金平告诉记者,2019年,村委会得知弘正储能有意向入驻,便细致梳理了村里既有闲置村集体用地,发现要么规模不合适,要么破败不堪、需动工重建。于是村委会干脆直接把办公楼腾出,让企业能够“拎包入住”,节约时间与建设成本。
起先,村委会搬去了弘正储能旁边的平房里,后来企业需扩大研发生产规模,村委会再次搬回上世纪50年代时的旧址,平房所在地建造企业的生产车间。
“乡村优化营商环境,满腔热情与诚意。”金平说。在企业落户前,村里对基建、水电、道路等都进行升级完善,在其落户后也尽力提供全方位服务,“之前弘正招不到烧饭阿姨,村委会立刻找合适的村民暂时顶上。”街道层面,在距离益民村几百米处打造了餐饮休闲娱乐等商业配套,提升企业人才工作生活的便利性。
如今弘正储能的办公楼
如今弘正储能的总部大楼曾是村委会的办公楼
多方助力,企业发展不止步于乡村
手握行业核心技术,让弘正储能备受资本青睐。继去年6月Pre-A轮融资、10月A轮融资后,去年12月28日,由普华资本领投,弘正储能完成了第三轮融资。
“目标是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发展前景乐观,但作为总部租借在乡村里的科创企业,想要扩大产能,通过IPO价值评估,仍面临现实难题。“经过初步预估,起码得新建6万平方米的厂房。”金志强说。但在益民村,这不可能实现。
企业落在乡村,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双赢”。以弘正储能所在的奉贤西渡街道为例,目前“三园一总部”注册企业户数达896家,实现税收3.38亿元;奉贤庄行镇渔沥村,坐落于涵养林内的英科中心总部使其成为“税收过亿”村。
但像弘正储能这样处于上升期的企业,当发展到特定阶段,其商业模式与市场不断拓展后,产业空间有限的乡村不一定能“承载”。
去年12月,奉贤区领导到弘正储能调研,召集区经委、规资、投促等部门现场开会统筹,最终在奉贤另一个镇协调出50亩左右的土地供弘正储能新建工业上楼的厂房。金志强透露,若推进顺利,公司今年将在奉贤新建6万平方厂房,建设5条全自动流水线,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
在西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袁飞看来,有了区级层面统筹协调,优化多种资源配置,街道与企业都不用孤军奋战。企业的发展战略得以与奉贤当地的产业空间形成有效衔接,避免了优质产业因缺少空间而流失,也能为闲置产业空间引入优质项目。
“不论是在城区还是乡村发展,企业发展动向背后一定有其合理逻辑。作为政府部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袁飞说。
更多资讯
-
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接近尾声,打造江南韵味新形象2024.4.30
记者日前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自去年开始施工的S5嘉定入城口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已呈现出生态绿色、缤纷靓丽的城市景观面貌,一起来看↓ 4月29日上午,记者在嘉戬公路博乐南路东北角绿地看到,由2… 查看详情 >
-
228街坊焕新蝶变一周年,上海工人新村文化节开启→2024.4.30
228街坊喜迎蝶变一周年,有着怎样的新面貌?这片“二万户”工人新村不仅摇身一变,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潮流地,还建成了沪上首个全方位立体呈现全市工人新村建设发展历程的综合性文化展馆——上海工人新… 查看详情 >
-
产业互促:园区与企业聚力共赢2024.4.30
编者按: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和六安的缘分开始了。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 查看详情 >
-
一个家族传承1600多年,人才辈出,有何密码?沪郊枫泾发布一批文史资料2024.4.30
追踪消逝岁月,打捞湮没史迹,梳理历史文脉。4月29日下午,在金山区枫泾镇朵云书院枫泾店内,《清代名儒谢墉》《枫泾文脉》首发仪式举行。这是继《清代状元蔡以台》《围棋国手顾水如》等10本文史系列丛书之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