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航天事业发展,松江这栋楼入选上海工业遗产

来源:上海松江2024.3.14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第二批上海工业遗产名单,上海航天800所红旗楼建筑群榜上有名。

红旗楼建筑群,位于松江区贵德路,始建于1960年7月。这里不仅见证了上海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更沉淀了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的历史演进,同时作为上海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红色基因、赓续工业精神,以优秀的工业文化丰富了上海城市品牌内涵。

上海航天的发源地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共中央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要充分利用上海较好的工业基础发展航天事业。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同志亲自勘察确定,在上海松江横潦泾地区,筹建航天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彼时正处于中国航天初创期,在当年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现成技术可借鉴、以及生活保障条件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第一代航天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凭借对航天事业的执着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提出了边基建、边学习、边试制的“三边方针”,红旗楼主体建筑从启动到竣工仅用时三个月,第一代航天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诠释着上海航天的光辉岁月。如今,历经6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旗楼建筑群依然作为科研办公楼持续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成为上海航天事业发展极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科技自立自强的见证地

航天事业的特殊属性,注定了航天人在科技攻关道路上的独自前行,自研、自主、自立、自强,红旗楼建筑群,见证了一辈辈航天人在物质匮乏、精神丰满的笃行之路上,谱写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华美篇章。
1963年-1965年期间,这里研制生产了11枚T-7A气象火箭最大飞行高度125公里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箭头回收成功,为后续返回式卫星研制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积累了经验。
1964年-1966年期间,这里研制生产了5枚T-7A生物试验火箭,最大飞行高度70公里,成功发射和回收了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先后搭载小白鼠、小狗等动物开展试验,开创了我国生物试验火箭的先河,为我国返回式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奠定基础。
1969年8月,国家研制风暴一号大型运载火箭任务正式开启, 11月,这里成立“701”工程领导小组,组织开展“701”大会战。1970年11月,风暴一号第一发全弹试车火箭齐套出厂。后续,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在1981年9月20日实现我国首次“一箭三星”成功发射。

航天人才的孕育地

伟大的航天事业孕育了伟大的航天精神,也涵养了航天人才辈出的氛围。“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晋才等多位航天专家都曾在红旗楼建筑群留下奋斗的足迹,身体力行弘扬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引领航天科技工作者怀揣家国情怀,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祖国的航天事业融为一体,不懈奋斗、砥砺前行。这里还先后涌现出朱大先、赵阿狗、唐建平三位全国劳模,形成了独特的劳模文化,一代代航天技能人员在中国航天系统工程中得到锻炼与成长,将一件件航天产品蓝图化为触手可及的实物,以匠心致敬初心,不断传承着具有航天特色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红旗楼建筑群充分发挥其深厚的航天历史文化价值优势,持续面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播撒航天火种、点亮航天梦想,在回馈社会中推动航天文化载体活化利用,弘扬航天精神、提振民族自信。后续还将持续深化上海航天“源”文化建设,打造上海航天精神文化载体集群效应,更好地服务社会、回馈人民。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