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家门的最初500米,为何对生活在城市的你我很重要

来源:上观新闻2024.3.28

在上海社区营造领域,由一批毕业于同济大学规划、景观设计专业的学者创办的“四叶草堂”及其社区花园探索领风气之先,至今已有十余年。

以社区花园为支点的社区营造,如何铺展更美好的画卷?上海社区营造探索还可以切入哪些方面、更新哪些工作方法深入探索,更好助益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日前,记者带着上述问题,采访了四叶草堂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悦来


从身边做起
从“最初500米”开始

上观新闻: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四叶草堂团队在上海直接参与设计营造的社区花园28个;通过团队培训赋能或市民自主学习,由社区设计、营造、维护的社区花园超过了1800个;组织社区参与和营造工作坊1900余场。顺利实现了此前立下的年度愿景:使团队直接参与设计营造的社区花园数量出现下降趋势。别人大都希望手里直接参与的项目越多越好,你们为何反而给自己定下“希望下降”的目标?

刘悦来:很多市民都是因为与社区花园相关的项目或活动,认识我们,了解我们,参与我们。如果用比较简短的话来回顾过去十年,四叶草堂主要做的事,就是我们的设计师团队利用既有的隙地或社区内的“沉睡空间”,通过社区营造的方法,为一些社区打造居民可以共同运营、维护的社区花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以社区花园营造为支点,撬动居民自治的凝聚力。在把共治的花园“播撒”进众多社区的过程中,我们把可持续的运营、维护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也把这视作激发居民自治精神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们一直觉得,不是我们团队直接参与越多越好,而是能否更好地支持更多的市民形成自组织,自主开展社区花园的策划、营建、运维工作。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团队在成长,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在新一程的发展中,我们希望团队可以更加注重系统性的培力和赋能。希望我们的努力目标,可以从社区花园、参与式社区规划,走向街区和城市的共生。

为此,我们在去年开年时,就以协作团建方式,修正了团队使命与愿景。我们的使命是“重塑家园 共生发展”。我们的愿景是“从社区花园开始,每一个市民都有力量参与重建附近”。

上观新闻:“重建附近”几乎成为你们过去一年的年度主题。它和以往你们经常提及的“从身边做起”有何不同?

刘悦来:我们团队的很多伙伴都有做城市规划、设计的专业背景,在发现上海很多社区存在激活“沉睡空间”、提升居民凝聚力和自治精神的需求之后,我们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很多时候,“从身边开始,直接开展行动”是开启社区生活层面积极变化的一把钥匙。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和支持。复旦大学于海教授见证了我们整个发展历程,经常从社会学的眼光和方法出发,启发我们的工作不断深入。他前不久提出,“当下的社会中尤其是年轻人需要手里有活、拥有善意,见物、见人、见心,从主体出发,建设使人有尊严和存在感的公益空间”。这更加激发我们要更多注重从主体善意出发,通过共创去建立善的人际关系。

去年,我们有幸与知名人类学学者项飙老师结识。“重建附近”的概念和想法就源于项老师的贡献。

项老师早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研究社会人类学。而今,他的研究议题不仅有与自身身份密切相关的中国研究,也开展海外民族志的写作和研究。

作为人类学者,项老师十分看重“人的成长”。在他提出的“重建附近”概念中,他将“附近”定义为“最初500米”,与互联网商业中的“最后500米”相对应。

在他看来,人们从家走向社区和社会的“最初500米”,对每个个体和外界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人们正是在“最初500米”以个体为支点,走向更大的世界,与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他的理论性建树启发我们:在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的实践中,要注重每一位参与者的主体性、主动性,把每一个“我”作为他自身“附近”的起点。

在广东美术馆主办的“广州设计三年展2024”上,刘悦来团队以“社区花园何以重建附近”主题参展,并组织了工作坊等交流活动。

看见自己的努力和善意
也看到别人的存在

上观新闻:项老师了解了你们平时做的这些事,有给你们什么反馈吗?

刘悦来:他认为我们的实践,正好与他“重建附近”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也很欣慰,自己的探索可以有所延展、更深入地与“重建附近”相结合。

在项飙老师看来,社区花园有三个特征,恰好可以有助于“附近”的重建和人的主体性的发育和成长——

第一,花园是好看的。这个好看会让很多人情不自禁地靠近它、关心它。而在这个过程中,花园所在的空间及其承载的空间美学,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存在。它的状态的达成需要协调和配合。由于需要集体协同,附近性就出现了,空间的地方感(如各地植物各有特色)也出现了。

第二,花园相对比较容易上手,有的时候是举手之劳。他注意到,社区里的事往往需要大家一起去行动,但很多时候,尤其是青年人,会觉得自己的时间比较紧张、心有余力不足。这样一来,想要开展共同的行动就非常难。但他认为,作为载体,社区花园能够让共同行动比较容易开展。

第三,花园是有故事的。在我们倡导的“团园行动”案例中,有一位看守自行车棚多年的马叔。大家因为一起建这个花园,便和马叔认识了。后来,自行车棚变成智能化、可以充电的车棚,不再需要人值守了,马叔因此会失业。很多因社区花园相识的人都来关心他,想帮他找到新的工作岗位。

项老师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附近”的故事。这么多年来,马叔一直存在,过去大家可能没有太注意他。但因为一起种花了,马叔进入了大家的生活场景,终于被看见了。

通过类似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大家的一种关心,看到了社区的韧性。我们还看到,因为花园的共建、共治,让社区居民、让参与共创的人不断产生新的话题。

如此一来,不仅花园本身有一种自然的生发和成长,它还能作为物质媒介,带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带动人的成长、社群的发育和社会的修复。让大家在主动参与自然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去看到、去体验、去参与,在更加自然的状态下收获个体成长的丰富性。

项老师进一步启发我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走到哪儿,他的“附近”就会跟着到哪儿。我们在小区里分享了花种、放了一块砖、种了一朵花,产生了痕迹,被邻居看见,这是附近。走出小区大门之后,路上经常光顾的小吃店、便利店、商铺,我们去看见、去关心那里的人们,与他们产生交流,这也可以是我们的附近。这样的附近,让我们看见自己的努力和善意,也看到别人的存在,至少可以把社区、把生活丰富起来。

走出社区花园
为更多人的主体性发展服务

上观新闻:站在“重建附近”和小结过去十年探索经验的新起点上,你们对未来有哪些新的计划和设想?

刘悦来:对于市民来说,“重建附近”意味着打破心理边界,与更多身边的、路过的人产生真正的互动和关系。对于我们来说,“重建附近”意味着以公共空间的改善,促进参与者与身边人、与社区、与社会的交流,提升社区乃至城市活力。

我们会更多地立足社区但不局限于社区,从社区花园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城市空间,以专业所长和经验积累,为更多人的主体性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去年暑假期间,我们参与推进的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生活节,联合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整合更多青年资源参与共建。与创智天地合作的“流动的公共性”社会参与竞赛行动,代表了我们空间社会网络建设行动的升级版。团队参与的多个街道的“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采用参与式社区规划作为路径,希望能够促进社区层面与更广泛社会资源、社会力量的合作。

上观新闻:前不久,你们在大学路限时步行街上举办“灵感开放日”,邀请附近居民、设计师和对行动感兴趣的伙伴,为大学路街区更新和城市家具新增计划献计献策。如何体现“为更多人的主体性发展服务”的宗旨?

刘悦来:创智天地一直很重视街区活力营造。我们在这次合作中达成共识:希望相关的策划和行动,不只是为街道增设一些好玩、有趣的物件,为社区增添一点短暂的人流,而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支持沿途和附近更多青年人的创业和奋斗。让青年人能够感受到这个社区,并且在这里激发自己的创造和力量。

这里所说的青年人,不仅包括在附近居住、工作的青年,更包括在沿途创业、开商铺的年轻人。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让他们觉得,大学路这个社区的状态跟“我”有关,整个社区变得更好、更有活力,可以让所有人都从中受益。

为了实现这个初心,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由附近的高校青年学者组成的“观察团”,帮助18个设计师团队多一些对空间的公共性的理解,追求超越纯粹的空间设计的方案。其次,我们倡导各个设计师团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支持他们多多与在地的商户甚至是经常来这儿工作的快递员、外卖骑手深入交流,让更多人因为我们的设计创意,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关照。

“流动的公共性”工作坊在大学路实地展开,用路人自带的迷你家具搭建了快闪艺术装置。

上观新闻:最近,您因为参与援疆工作,把您和团队在上海支持社区花园与社区营造工作的经验带到了乌鲁木齐,也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当地的城市微更新行动。您觉得,在上海形成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从哪些方面,同样给乌鲁木齐带去启示?

刘悦来:多年前,一些来自西部地区的同行到上海参观。实地走访我们工作过的社区和花园后,他们摇着头感叹,“我们那儿过20年再说吧”。在他们看来,经费、理念、人才,是横亘在当地社会创新面前的坎。

我当时就不这么认为。所以,我此行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希望尽可能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推动当地的社区规划和社区花园建设。到当地以后,我发现,这里可以做点事的空间很大。

首先,在乌鲁木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样的。其次,近年来,不少成长于新疆、到外地发展的青年人,开始因为各种机缘回到当地,带回来了知识、理念,也通过创新创业等方式,为新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再次,我到了新疆以后,和当地几所大学建立了共创合作关系。当地的师生对上海公众参与城市微更新和社区规划实践的经验产生了兴趣。我也尝试通过邀请他们参加全国性的社区花园设计营造竞赛,帮助他们开拓视野、积极创新、积累经验。

目前开展的这些实验性探索基于城市公共财政紧张、市场相对低迷的背景,更加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我们通过联合高校并发动社会力量自建城市微更新与社区规划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形成立足当地需求、扎根当地文化、擅长社区规划与创意设计的青年力量。

筹建行动获得了对社区花园实践怀抱兴趣的返疆青年的共创参与——牵头的青年骨干王冰莹已经成为这支队伍的召集人和“乌龟营造”的创办人。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支持新疆本地年轻人创新创业的好机会。我们将积极争取来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经费和支持,进行共治实验。

与此同时,我们正在开展指向全方位共治、基于第三空间生产运维的“社会修复实验开放式毕业设计”。我也会基于我所在的城乡规划管理局以规划引领地方高质量发展、共建人民城市的目标,通过队伍建设、公共空间自组织更新案例库建立、展览和工作坊举办等方式,不断推进乌鲁木齐的公众参与空间创新行动。

我相信,随着更多新的可能性在上海与乌鲁木齐之间流动起来,充满公益心和共治精神的花儿,不光在上海盛开,更可以在其他任何地方盛开。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的廊道花园成了医院内新晋“网红打卡点”。简单的更新,让花园一下子温暖了起来。

更新后的友谊医院园廊一景。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