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低效产业用地处置不低于45平方公里,将推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具箱

来源:上观新闻2024.4.3

上海加快存量产业用地盘活步伐。记者4月2日从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获悉,2024年,上海全面开展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工作,处置低效产业用地不低于45平方公里。同时,将推出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政策工具箱,用于支持工业用地盘活转型,部分政策已在吴淞创新城首发区、市北高新走马塘、莘庄工业区落地试点。

上海产业用地共728平方公里,涉及4.85万幅地块,这是2023年全市首次进行大排摸的结果。出于历史、产业周期变化等多方面原因,不少土地当年的拿地成本远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部分用地处在闲置或低效使用状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再开发成本高企,后续转型或退出难以推进。

上海守住25%制造业红线,促进产业迭代升级,亟需充足的空间载体。今年,上海各区启动第一轮“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三年专项行动(2024-2026年),坚决破除土地供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痛点。

对地块进行评估,形成成绩单,看起来专业,但背后的逻辑很清晰:按照产业用地的“表现”进行打分,按照不同情况选择适配的盘活路径,把处置做到精细化。

“打分”要科学,因此专项行动提出“两评估”,建立两套评价体系,进行综合绩效评估和综合价值评估,前者关注现状,后者关注未来。

市规划资源局资源利用处有关负责人说,综合绩效评估是通过普查来评估每块土地的使用情况。“给企业使用土地的情况打分,我们不是唯产值论,而是兼顾创新驱动、社会贡献、节能环保等因素,如企业专利数、创造就业、公益贡献等方面。”

根据综合绩效评估情况,形成“ABCD”四类绩效用地清单。针对A、B类用地,上海提供包括城市更新、提容增效、科技创新支持和产业园区扶持在内的综合性、差异化的激励方案。针对C类和D类土地中可能收回收储的,上海启用综合价值评估,综合土地区位、综合绩效、底线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评估产业用地退出的综合价值,合理确定收回、补偿标准,严格控制土地成本。

“这一步是为了降低后续的再开发成本。因为产业用地本身具有公共资源属性,供应和退出机制和普通经营性用地是有所区别的,我们要通过控制成本,保障未来产业的接续空间,进而扶植后续产业发展,助力新型工业化。”上述负责人说。

此外,上海不断提升服务精度,研究形成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的政策工具箱,涵盖强制退出、依约退出、政府收储、节余土地分割转让、园区平台回购、减量化腾退、产业结构调整等处置路径,避免增加企业和基层负担。

据悉,专项行动将衔接土地储备、工业上楼、城市更新、国企存量用地盘活、安全治理等专项工作,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和效率,增强土地要素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