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些远郊农村整体界面与国际大都市风貌不匹配

来源:上观新闻2024.4.9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上海特色乡村建设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深入构建基础设施完善、乡村风貌宜人、公共服务健全、基层治理有序、农民生活富裕的发展格局,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宜居”是上海特色乡村建设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程推进,上海乡村整体面貌由“干净整洁”逐步向“优化美化”转变,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提升。超过90%的农户对居住条件满意,打算“全家在农村”的农民接近40%。

但调查也显示,乡村建设中还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特别是,一些远郊地区仍然存在农村整体界面与国际大都市不匹配、农村住宅风格相对杂乱、生态环境建设死角等问题。

调研中,73%的农民认为农房风貌有必要统一规划,35%的农民希望对房屋进行翻建或另选址建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上海品牌”,应当积极回应农民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诉求。

要通过全域发展规划,把握好乡村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尊重江南水乡与海派文化的基础上,保留保护乡村自然肌理,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彰显区域特色、蕴含传统文化价值的乡村特色风貌。

比如,结合“集中居住”与“平移建房”,设计规划一批样板建筑,如金山的白墙黛瓦马头墙、嘉定的落檐山顶钩子脊、松江的起翘马头墙观音兜等。

同时,坚持“建管并举”,加大基本生活需求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村集体支持、村民自主的公共基础设施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

在此基础上,要坚持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导向,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的扩容下沉与均衡布局,提升就医、就学便利性,提高乡村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水平,解决后顾之忧。

“宜业”是上海特色乡村建设的重点——

乡村宜业的关键是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农民的就业已高度非农化,农村产业从承担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向承担多元复合功能转变,农村经营主体广泛涉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休闲农业、其他服务业等新业态。

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乡村产业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农村的多元价值,为农民提供就近就地工作机会与多元增收空间。

一是立足“土特产”,推动产业发展。拓展“农产品”内涵,立足上海都市农业特征,将农业生态、景观、农耕文明、农业教育等纳入大农产业范畴,强化特色农产品培育与管理,提高特色农产品价值。

同时,加大农业产业链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从田头到餐桌”产业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与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二是承接城市产业,深化产业融合。一方面,充分发挥超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周边乡村布局关联产业集群,形成郊区农村、五个新城和中心城区错位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壮大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三是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比如,推进设施农业、数字农业、精品农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提升农业附加值;依托“数商兴农”,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溯源,深化农产品和工业品双向互通,促进乡村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是激活“钱”“地”“人”要素,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一方面,通过乡村基金市场化运作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促进乡村资金和土地要素自由流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农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育高素质农民,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奉贤南桥“乡村最美水岸会客厅”披着金色霞光置身绿野。 李茂君 摄

“和美”是上海特色乡村建设的内核——

和美乡村强调塑形与铸魂并重。依托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都市区位优势,上海形成了以农耕文化、水乡文化、海派文化为代表的都市型乡村文化,乡风文明建设稳步有序推进,传统文化与外来民俗融合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上海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实现村庄全覆盖,乡村博物馆、村史馆等覆盖率过半。

在乡村治理方面,坚持党建引领,以网格化管理提升治理精度、精细化服务提升治理温度、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日臻完善。

同时,通过完善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宽乡村治理覆盖范围,进一步丰富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

但调研显示,现实中仍面临传统文化淡化、非遗传承人后继乏力、乡村文化整体受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文化供给与农民实际需求脱节,“活动不吸引、不适合”是农民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同时,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还不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尚不健全,数字化治理服务供给能力存在不足,加之外来人口管理难题,成为制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瓶颈。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一要挖掘本土文化意蕴,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可借助高校专家学者等力量提取和总结文化符号、文化要素,立足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区位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休闲深度融合,构建差异化发展模式,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

二要拓宽传播交流渠道,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可强化非遗传承人跨地域、跨行业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非遗文化入校园、入村居,推动多渠道、可视化传播,提高非遗吸引力。

三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注重服务内容与现实需求匹配。要加强常态化联系服务,引导村级组织、本村村民、外来人口、社会组织等参与村级事务治理,形成多元主体间稳定的党建联建形式和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同时,有必要通过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和数字化管理,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团结与凝聚,建立“以房管人、服务进户”工作机制,完善流动人口与房屋租赁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外来人口管理服务。

四要强化顶层设计,打通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乡村平台与资源的整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五要搭建财政保障与自我积累相结合机制,增强乡村治理保障能力。基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用好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巩固已经形成的政策红利,推进乡村产业与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经济相对薄弱村“造血”能力。

总之,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应以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为抓手,切实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彰显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