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流动诠释灵活多变工作空间 九州中心星麦文创园有点味道
来源:房地产时报2025.2.17
见证发展,助力成长。对于一个园区来说,怎样才算成功?是数据上的满租率,还是满墙的证书、铜牌?在九州中心星麦文创园的运营方看来,应该是承租企业们的发展壮大。
融合、流动、多变
打造新生态商务聚集区
上海未来看浦东,浦东未来看张江;张江科学城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张江科学城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基础,总面积约94万平方公里,目标转型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之地、新产业的培育之地。
而九洲中心(JOY CENTER)正位于张江科学城北区,蔡伦路85弄95号。作为张江科学城内的标志性建筑,九洲中心竣工于2018年,由上海星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和物业管理。运营以来,园区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年)》、《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指导,以赋能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为核心宗旨,着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2021年,园区成功申请为“浦东新区创新型孵化器”。
九洲中心紧邻地铁2号线广兰路站和13号线张江路站,靠近中环路高速公路及外环高速路口,600米内即可到达张江环线及多个公交站点。这使得园区内的企业和人员在货物运输或商务出行方面,都能享受到便捷交通带来的高效性,从而显著提升效率。园区占地面积达到954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360平方米,商业配套面积为3900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0%,融合了商业、餐饮、联合办公等多种业态,旨在为张江科技类、文化创意类企业打造精品舒适的氛围,为创造充满乐趣的未来生活以及工作方式提供软硬件支持。
运营方表示,正如园区名字所承载的,JOY CENTER希望打造“乐趣之地”,“无论是工作、休闲、社交、学习还是体验消费,未来的生活方式一定是融合的、流动的、多变的,但最核心,它一定是充满JOY的。”
“拎包式”入驻+“可变动”空间
创造新的复合型办公方式
园区的设计理念是“创造新的复合型办公方式”。“我们的办公室可大可小,可高可低。”九州中心从外表上看和其他商务楼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运营方却一语道出了里面的巧妙。由于是精装修式办公,所以企业可以不用考虑办公配套家具等后期问题,拎包即可入驻。此外,为了应对不同公司的办公需要,以及未来公司壮大后的扩容等问题,九州中心的办公室都是可移动式的,而超高的楼层也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有需要的公司可以改成两层式办公空间。
环境方面,园区的规划布局可谓匠心独运,从空中俯瞰,呈现出一个三角形的图案,主要分为办公大楼、中心花园和地面车库三大功能区。办公大楼采用“L”型设计。建筑设计巧妙地将现代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确保每个办公室内部空间宽敞且光线充足。大楼内部设有休息区,精心布置的绿植为员工的工作间隙提供了自然的氛围。一楼设有多种风味的餐厅,提供丰富的菜品选择,满足不同员工的口味偏好。此外,在紧张工作之余,入驻企业员工可以到咖啡馆放松片刻,而山姆云仓库则为员工在线下单购买零食等提供了便利,也为小型聚会提供了快捷的物资支持。
生态方面,园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0%,到处可见的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功能。此外,园区积极倡导节能减排,建筑设计中融入了节能材料和技术,同时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来管理能源使用,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公司和员工打造了一个绿色、健康的发展和生活环境。
从基础到增值再到智慧化
为企业提供成长型陪伴式服务
目前九州中心的入驻企业总数达61家,其中文创类企业43家,占比70.49%。总从业人数596人,文创企业就业人数420人,占70%。
“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颇有哲意的话,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九州中心就有一家“庄生晓梦”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数字化空间应用方面的行业落地公司。通过研发深层次AI音视频交互方案,公司研发了领先的音频和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入驻九州中心后,依靠自身实力以及园区的扶持,于去年被上海市经信委评为“专精特新”企业。
用运营方的话来说,一个园区的发展好坏,除了满租率外,入驻企业的发展、壮大、腾飞,是展现园区软实力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无论是寻求发展机遇的企业,还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九州中心都将张开热情的怀抱。在这里,梦想与现实交织,创新与实践同行,共同书写辉煌篇章。
如今九州中心星麦文创园内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中小型企业7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拥有知识产权的单位20家,共有软著223项、专利120项。在企业创业初期,孵化器如同学校,创业者可获得导师、投资人、领域专家的指导,降低创业风险。
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创新创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对物业管理和服务要求更高。园区以“互联网+智慧化”为基础,构建创新型物业管理系统,从物业管理延伸至园区综合智慧化管理,借助“互联网+”新动能,拓展“文化+” 新思维,形成从基础到增值再到智慧化的线性发展模式,为企业提供从入驻园区到日常管理的成长型、陪伴式服务。
此外,园区配备先进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中心,保障企业信息流通顺畅,满足企业数字化运营需求。(记者 程怡)
更多资讯
-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探索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新实践 构建国家级基地协同发展新格局2025.2.17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以下简称“上海基地”)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是中国首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是自贸区内唯一的专注于文化贸易促进与发展的综合性配套服务平台,载体空间10万平方米… 查看详情 >
-
从印刷厂房到文创地标,界龙创意总部园华丽蜕变2025.2.17
当导航定位于杨高中路2112号,跳出页面的是“中国国际印刷包装创意总部园”,也是“界龙总部园”。 “上海包装50强” 、“上海市包装五星级企业”……这片占地30亩的园区,承载着上海界龙浦东彩印有限公司… 查看详情 >
-
康达源谷:在“中国硅谷”打造“巴黎左岸”风情 大力推动创新创业环境2025.2.17
张江高科技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是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与陆家嘴、金桥和外高桥开发区同为上海浦东新区四个重点开发区域。位于金科路和祖冲之路十字路口的康达源谷在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主打的“高… 查看详情 >
-
开伦·聿缘1998园区:老厂房蝶变“四最”空间!翰墨共襄文化创意产业新篇2025.2.17
近年来,上海文化创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容升级,2023年已达2.34亿元,文创经济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文创园区的发展空间亦变得格外广阔。 一个个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如何才能脱颖而… 查看详情 >